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遼寧省沈陽市郊聯(lián)體高三(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0/31 4:3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9
  • 2.設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6引用:1難度:0.5
  • 3.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硫及其化合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51引用:1難度:0.5
  • 4.依據(jù)所給化學用語,判斷下列表達正確的是( ?。?/h2>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5.下列關于金屬鎂、鋁及其化合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63引用:1難度:0.6
  • 6.根據(jù)下表信息,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br />
    序號 氧化劑 還原劑 氧化產(chǎn)物 還原產(chǎn)物
    稀HNO3 Cu Cu(NO32 NO
    Cl2 FeBr2 FeCl3
    KMnO4 H2O2 O2 MnO2
    KClO3 濃鹽酸 Cl2

    組卷:21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道題,共55分)

  • 18.圖示分析是學習化學重要手段之一,學習過程中常遇到各類“數(shù)形結合”問題。結合所給圖示回答相關問題:

    (1)從元素化合價和物質類別兩個維度學習、研究物質的性質及轉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圖1是氮元素的“價類二維圖”的部分信息。
    ①共價化合物X的化學式
     
    填“一定”或“不一定”)為NH3,Y的化學式
     
    。
    ②圖中關于NO2轉化為HNO3的反應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氮元素的化合價不發(fā)生變化
    b.該轉化過程中,NO2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c.若用NO2與H2O反應制取HNO3,可生成另一種產(chǎn)物NO
    (2)從綠色化學、環(huán)保的角度選擇制取硝酸銅的原料
     
    。
    A.Cu
    B.CuO
    C.CuS
    D.Cu(OH)2
    (3)NO2、NO和SO2是大氣初期污染物的主要成分,NH3催化還原氮氧化物(SCR)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反應原理如圖2所示。當NO2與N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時,與足量氨氣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科學家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種利用水催化促進NO2和SO2轉化的化學新機制,如圖3所示。電子傳遞可以促進HSO3-中O-H鍵的解離,進而形成中間體SO3-,通過“水分子橋”,處于納米液滴中的SO32-或HSO3-可以將電子快速轉移到周圍的氣相NO2分子。觀察圖3可知“水橋”主要靠
     
    形成。寫出HSO3-與NO2間發(fā)生的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5)圖3所示生成的HNO2是一種酸性比醋酸稍強的弱酸,其鈉鹽(NaNO2)外觀與食鹽相似,極易被誤認為食鹽而引起中毒。鑒別NaNO2和NaCl的簡便方法是:
     
    。

    組卷:31引用:1難度:0.7
  • 19.X、Y、Z、W、P、Q為中學化學中的常見物質,且X由一種或兩種短周期元素組成,一定條件下有如圖轉化關系,請完成下列問題:
    (1)若X為淡黃色固體,P為硫酸鹽,W為白色難溶于水的物質,且物質X和W的摩爾質量相等。W中的金屬元素基態(tài)原子核外電子具有
     
    種能量狀態(tài);物質P在生活中常用作
     
    (列舉兩種)。
    (2)若物質X中一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內層電子總數(shù)的
    1
    5
    ,將Y和W分別溶于水,所得溶液按恰當比例混合,可得到一種不含金屬元素的鹽溶液。請寫出X與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Y轉化為Z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常溫下X為有色氣體。
    ①若P一種金屬單質,請寫出Y和適量P反應生成Z與氣體Q的離子方程式:
     
    。
    ②若Z為直線形分子,Q具有漂白性,物質P焰色試驗呈黃色,則P的化學式為
     
    ;W與(1)(3)題設所指Y
     
    (填“一定”或“不一定”)都能發(fā)生反應。

    組卷:3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