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永州市雅思高級中學高一(下)第二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共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章忌俗濫,生活也忌俗濫。“風行水上,自然成紋”,文章的妙處如此,生活的妙處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樣的人,感到怎樣情趣,便現(xiàn)出怎樣言行風采,叫人一見就覺其諧和完整,這才是藝術(shù)的生活。
所謂藝術(shù)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間有兩種人的生活最不藝術(shù),一種是俗人,一種是偽君子?!八兹恕备揪腿狈Ρ旧皞尉印眲t竭力遮蓋本色。朱晦庵有一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彼囆g(shù)的生活就是有“源頭活水”的生活。俗人迷于名利,與世浮沉,心里沒有“天光云影”,就因為沒有源頭活水。他們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偽君子”則于這種“俗人”的資格之上,又加上“沐猴而冠”的伎倆。他們的特點不僅見于道德上的虛偽,而且一言一笑、一舉一動,都叫人起不美之感。無論是“俗人”或是“偽君子”,他們都是生活中的“茍且者”。像柏格森所說的,他們都是“生命的機械化”,只能作喜劇中的角色。生活落到喜劇里去的人大半都是不藝術(shù)的。
一般人常以為藝術(shù)家是一班最隨便的人,其實在藝術(shù)范圍之內(nèi),藝術(shù)家是最嚴肅不過的。在鍛煉作品時常嘔心嘔肝,一筆一劃也不肯茍且。王荊公作“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詩時,原來“綠”字是“到”字,后來由“到”字改為“過”字,由“過”字改為“人”字,由“人”字改為“滿”字,改了十幾次之后才定為“綠”字。即此一端可以想見藝術(shù)家的嚴肅了。善于生活者對于生活也是這樣徹底認真,不讓一塵一芥妨礙整個生命的和諧。曾子臨死時記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門人把它換過才瞑目。吳季札心里已經(jīng)暗許贈劍給徐君,沒有實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鄭重地把劍掛在徐君墓旁樹上,以見“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風誼。像這一類的言行看來雖似小節(jié),而善于生活者卻不肯輕易放過,正猶如詩人不肯輕易放過一字一句一樣。小節(jié)如此,大節(jié)更不消說。董狐寧愿斷頭不肯掩蓋史實,夷齊餓死不愿降周,這種風度是道德的也是藝術(shù)的。我們主張人生的藝術(shù)化,就是主張對于人生的嚴肅主義。
藝術(shù)家估定事物的價值,全以它能否納入和諧的整體為標準,往往出乎一般人之意料。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輕的,也能看輕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時,他知道執(zhí)著;在看輕一件事物時,他也知道擺脫。藝術(shù)的能事不僅見于知所取,尤其見于知所舍。蘇東坡論文,謂如水行山谷中,行于其所不得不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這就是取舍恰到好處,藝術(shù)化的人生也是如此。善于生活者對于世間一切,不但能認真,而且能擺脫。在認真時見出他的嚴肅,在擺脫時見出他的豁達。孟敏墮甑,不顧而去,郭林宗見到以為奇怪。他說:“甑已碎,顧之何益?”哲學家斯賓諾莎寧愿靠磨鏡過活,不愿當大學教授,怕妨礙他的自由。王徽之居山陰,有一天夜雪初霽,月色清朗,忽然想起他的朋友戴逵,便乘小舟到剡溪去訪他,剛到門口便把船劃回去。他說:“乘興而來,興盡而返?!边@幾件事彼此相差很遠,卻都可以見出藝術(shù)家的豁達。偉大的人生和偉大的藝術(shù)都要同時并有嚴肅與豁達之勝。
(選自朱光潛《談美》)(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缺乏本色的“俗人”迷于名利,與世浮沉;而偽君子則是“沐猴而冠”,他們都是生活中的茍且者。
B.藝術(shù)的生活是本色的生活,是感到怎樣的情趣就現(xiàn)出怎樣的言行風采的諧和完整的生活。
C.善于生活者不肯放過生活中的小節(jié),正是這種對于人生的嚴肅認真才使得他們的生活藝術(shù)化。
D.藝術(shù)家不僅知所取,也知所舍,他們的取舍和一般人是截然相反的。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藝術(shù)化生活為論題,先破后立,在否定了俗人與偽君子的生活態(tài)度后,分析了藝術(shù)化生活的特征,在邏輯上是逐層遞進的。
B.文章將藝術(shù)化的生活態(tài)度與藝術(shù)家對待藝術(shù)的態(tài)度相提并論,運用類比說理的技巧指出藝術(shù)化的生活特點是嚴肅與豁達并舉。
C.文章第三段不厭其詳?shù)財⑹鐾跚G公改字的例子是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在藝術(shù)范圍內(nèi)的嚴肅態(tài)度。
D.文章第四段舉孟敏墮甑不顧而去、斯賓諾莎磨鏡過活、王徽之雪夜訪戴逵“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之例證明藝術(shù)家同時并有嚴肅和豁達的態(tài)度。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擁有藝術(shù)化人生的人,生活是不會落到喜劇里去的。
B.對大節(jié)的堅守、對小節(jié)的執(zhí)著是一個對待生活徹底認真的人的本色風度,這種風度里包含了人物對道德的真誠追求。
C.一般人對藝術(shù)家的取舍感到意外,是因為他們的取舍標準不同。藝術(shù)家的眼光往往是超乎功利,取乎和諧的。
D.晉代一些只知豁達而不知嚴肅的清流名士,灑脫自在,但他們的人生算不上作者眼中的藝術(shù)化人生。組卷:13引用:13難度:0.6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共11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袁隆平出生在戰(zhàn)亂年代,1930年的北平?!奥 弊州?,于是被起名“隆平”。父親是國民政府鐵路局官員,他從小便與父母、兄弟顛沛流離:北平、江西、湖南、重慶。1953年從西南農(nóng)學院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nóng)校做老師。他沒有政治身份,家庭歷史又“成分”不佳,偏居鄉(xiāng)下小城,多的是土地,少的是機遇。
1956年,黨中央號召向科學進軍,國務院組織制定全國科學發(fā)展規(guī)劃。袁隆平意識到這是讓自己發(fā)揮長處的機會,他帶領(lǐng)學生科研小組做試驗,希望能研究出一種高產(chǎn)的作物。當時蘇聯(lián)生物學家米丘林、李森科的“無性雜交”學說在中國流行,袁隆平就嘗試無性嫁接,最后均以失敗告終。無性雜交不能改變植物的遺傳性。1960年全國大饑荒,填肚子只能用雙蒸法(米飯蒸兩次,看起來更多)。袁隆平曾在路邊、橋底、田埂上看見5具餓死的尸體,走出校門就是狼藉一片。湖南農(nóng)民對他說“施肥不如勤換種”,他就開始用孟德爾、摩爾根的遺傳學研究育種,最后在茫茫稻田中發(fā)現(xiàn)了一株天然雜交水稻,從此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雜交水稻研究。整個60年代,他經(jīng)歷過“文革”的動蕩、海南的烈日、云南的地震,在經(jīng)費短缺的情況下不斷實驗,尋找最佳的雄蕊敗育野生稻。1970年,他的助手李必湖在沼澤里發(fā)現(xiàn)了一株完美的雄性不育野稻,40歲的袁隆平驚喜發(fā)現(xiàn)這就是他尋找10年之久的目標,并為它起名“野敗”。野生敗育的稻子成了成功的先鋒?!耙皵 背蔀殡s交稻的第一個母本,從此雜交水稻登上了中國農(nóng)業(yè)舞臺的中心。到今天,那一株幸運之稻,已經(jīng)演化為覆蓋全國農(nóng)田近60%的后代。
“野敗”之后,時任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的華國鋒在1970年的湖南省農(nóng)業(yè)科技大會上將袁隆平請上主席臺,他說:“一些人囿于認識的局限和世俗的眼光,對袁隆平這樣一個安江農(nóng)校的普通教員及其雜交水稻研究,還抱有種種成見,袁隆平面臨著僅僅靠他們自身努力根本無法克服的困難?!?br />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幾萬株“野敗”;1975年,升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華國鋒,提出在南方13個省推廣種植雜交水稻的決定;第二年多事之秋的中國在糧食上卻迎來了大豐收——這一年全國試種208萬畝雜交水稻,增產(chǎn)幅度在20%以上??缛?0年代,雜交水稻迎來了最輝煌的10年,袁隆平在1981年菲律賓召開的國際水稻研究科研會議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1996年,在成功突破“兩系法”后,袁隆平主動請纓立項“超級雜交稻”,4年后,他的稻種已經(jīng)能在每畝土地上收獲700公斤的糧食,轟動世界。2006年,在袁隆平提出超級稻后的第十年,聯(lián)合國停止對華的糧食援助,標志著中國26年糧食受捐贈歷史畫上了句號。
“失敗那么多次,消耗那么多時間,是什么支撐著你?”記者問。他說:“講大道理的話,就是為人民服務。但我覺得還有一方面是我的好勝心,有個內(nèi)在的動力,我就是還想爭取新的東西?!?br /> 這便是科學家的本心,他們天然對獲得答案有著強烈渴望。為了這種渴望,袁隆平錯過了母親的彌留之際,錯過了兒子的成長,70年代里唯一一次請假還是妻子突發(fā)病毒性腦炎的時候。一連10天在醫(yī)院照顧妻子,那是他在中年時代與妻子最長的一次獨處:在病床前為她念詩、唱歌、講故事……等妻子醒來,他又踏上了前往田野的道路。
科學家、富豪,袁隆平對這些稱呼都不太滿意,他喜歡說自己是“種田人”。為了那畝田,他其實愿意放棄很多東西。80年代他最盛名時,湖南省組織部請他出任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院長,正廳級。他拒絕說:“我不適合,當院長,意味著我要離開雜交水稻的研究崗位?!?br /> 他說:“我們一生有很多東西需要堅守,如果浮躁了,就難以看清事物的本來面目;有些事情,我們也要勇于放棄,必要的放棄,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堅守。”
(1)下列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袁隆平之所以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是因為他受到1960年全國大饑荒的巨大震撼。他曾在路邊、田梗上看到5具餓死的尸體,心情沉痛。
B.袁隆平1996年成功突破“兩系法”后,主動承擔“超級雜交稻”的研究項目。4年后取得轟動世界的成就,于是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C.袁隆平謙遜低調(diào),對自己定位清晰,他認為自己不適合當院長,即使他是做科研的,也不希望被叫做“科學家”,只是自謙為“種田人”。
D.袁隆平秉持科學家的本心,對獲得答案有著強烈的渴望。為此,他沒因家事耽誤工作一天,無法盡到孝敬父母、關(guān)愛兒子、照顧妻子的義務。
(2)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段交待袁隆平的家庭背景與社會地位,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為下文凸顯他輝煌的事業(yè)成就與人格魅力作了鋪墊。
B.文章為了凸顯培育雜交水稻的艱難,描述了袁隆平從培養(yǎng)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雜交水稻,到種出畝產(chǎn)700公斤糧食的過程。
C.袁隆平的“超級雜交稻”對我國的糧食增產(chǎn)有巨大的推進作用,他大大推動了我國結(jié)束糧食受聯(lián)合國援助這一時刻的到來。
D.文章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袁隆平突破技術(shù)研究、客觀條件、世俗認知等困境,促使雜交水稻登上中國農(nóng)業(yè)舞臺中心的故事。
(3)袁隆平為什么會達到如此高的科學成就?請結(jié)合文本,說說你的看法。組卷:18引用:5難度:0.6
三、文學類閱讀單文本(共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夜
葉圣陶
桌上的煤油燈放著黃暈的光,照得所有的器物模糊,慘淡,好像反而加濃了陰暗。桌旁坐著個老婦人,手里抱一個大約兩周歲的孩子。她感到特別不安:不知道快要回來的阿弟將怎么說。
晚上,在她,這幾天真不好過。除了孩子的啼哭,黃暈的燈光里,她有時仿佛看見鮮紅的一灘,在這里或是那里——那是血!弄外,汽車奔馳而過,她就仿佛看見一輛汽車載著被捆縛的兩個。門首時時有輕重徐疾的腳步聲經(jīng)過,她總覺得害怕,以為或者就是來找她和孩子的。
這時候,在她衰弱而創(chuàng)傷的腦里,涌現(xiàn)著霧海般迷茫的未來。往哪方走才是道路呢?她一毫也不能辨認。怕有些猛獸或者陷阱隱在這霧海里邊吧?她想十分之九會的。她不敢再想,便問孩子,“大男乖的,你姓什么?”
“張。”大男隨口回答。
“不!不!”老婦人輕輕呵斥,“大男姓孫。記著,孫,孫??”
大男突然哭起來了“哇??媽媽呀??媽媽呀??”
這樣的哭最使老婦人傷心又害怕。屋內(nèi)的器物仿佛跟著哭聲的震蕩而晃動起來,燈焰似乎在化得大,化得大,——啊,一灘血!
嗒,嗒,外面有叩門聲。她嚇得一跳,但隨即省悟這聲音極熟,一定是阿弟回來了,門才開一道縫,外面的人便閃了進來。
“怎么樣?”老婦人悄然而焦急地問。
“唉!總算看見了?!?br />“看見了?”老婦人的眼睛張得可怕地大。
“我今天去找了那個弟兄,好言好語同他說,求他大慈大悲,指點我去認一認他們的棺木。我又同他說了,我說這兩個人怎樣地可憐,女的有年老的娘,他們的孩子天天哭,叫著媽媽,媽媽,??請他看老的小的面上發(fā)點慈悲心??。”
老婦人聽著,凄然垂下眼光看手中的孩子。
“這一番話動了他的心。”阿弟接續(xù)說,“他嘆口氣說,‘聽你講得傷心,就給你指點了吧。不過好好兒夫妻兩個,為什么不安分過日子,卻去干那些勾當!’”
“噓??”老婦人舒口氣,她感覺心胸被壓抑得太緊結(jié)了。她一樣不懂女兒女婿的心思,但她清楚地知道他們同臉生橫肉聲帶殺氣的那些囚徒?jīng)Q不是一類人。不是一類人為什么得到同樣的結(jié)果?
“他引著我向野里走,一路同我談,啊——”
他停住了。他想如果照樣說出來,太傷阿姊的心了。兩個人向野里走。沒有路燈,天上也沒有星月,是悶郁得像要壓到頭頂上來的黑暗?!澳切值苡挠牡卣f,‘他們兩個都和善。你知道,這樣的家伙我們就怕。那一天,我們那個兄弟,上頭的命令呀,退縮了好幾回,才皺著眉頭,砰地一響放出去。那知道這就差了準兒,中在男的臂膀上。又是三響,才算結(jié)果了,兩個染了滿身紅?!?br /> 老婦人見阿弟瞪著細眼凝想,知道有下文,愕然問,“他談些什么?”
“他說那男的很慷慨,幾件衣服都送了人,他得一條外國褲子,身上穿的就是?!卑⒌苓B忙閃避。
“那是淡灰色?!崩蠇D人瞇著眼凝視著燈火說。
“這沒看清,天黑。走到一處,他說到了。十來顆大黑樹立在那邊,樹下一條條死白的東西就是棺木?!彼拖骂^來。受了那弟兄“十七號,十八號,你去認一認吧”的指示而向那些棺木走去時的心情,他不敢說,也不能說。他想定了,說,“他說棺木都寫著號碼,十七、十八兩號是他們倆。”
“十七,十八!”老婦人忘其所以地喊出來,眼眶里明瑩著僅有的淚。她重新經(jīng)驗那天晚上那個人悄悄來通報惡消息時的況味。她知道,“嗒,嗒”叩門聲是他們特別的調(diào)子,開門進來,是肩并肩的活潑可愛的兩個,這種事情絕不會有的了。一陣烈焰在她空虛的心里直冒起來,淚膜底下的眼珠閃著猛獸似的光芒,“那輩該死的東西!”
“我告訴你,”老婦人咬著牙說,“你甥女兒嫁了,女婿是個清秀的人,我歡喜。她生兒子了,是個聰明活潑的孩子,我歡喜。他們倆高高興興當教員,和和愛愛互相對待,我更歡喜。唉!卻成十七、十八!為了什么呢?總得讓我知道。卻說不必問了,就是你,也說不必問,問沒有好處——怕什么呢!我是映川的娘,姓張的丈母,我要到街上去喊,看有誰把我怎樣!”她拍著孩子的背又說,“說什么姓孫,我們大男姓張,姓張!啊!我只恨沒有本領(lǐng)處置那輩該死的東西!”
阿弟聽呆了,側(cè)耳聽了聽外面無聲息,勉勉強強地說,“這何必,就說姓孫又有什么要緊?——喔,我想起了?!彼焓痔鸵麓?。他記起剛才在黑暗的途中,那弟兄給他一團折皺的硬紙,說是那男的托他想辦法送與親人的,忘了,一直留在外國褲子袋里。
“他們留著字條呢!”他說著。
“??!字條!”老婦人身體一挺,周身的神經(jīng)都拉得十分緊張。一種熱望一忽兒完全占領(lǐng)了她。阿弟凝著細眼湊近煤油燈念這字條?!啊畠旱冉袼溃瑹o所恨,請勿念?!停∵@個話才叫怪。沒了性命,倒說沒有什么恨?!畱┣笊埔暣竽?,大男即兒等也?!麄兊囊馑迹瑳]有別的,求你好好看養(yǎng)著大男;說大男就是他們,大男好,就如他們沒有死。只這‘無所恨’真是怪,真是怪!”
“拿來我看,”老婦人伸手攫取那字條,定睛直望。
雖然不識字,她看明白這字條了。就仿佛有一股新的生活力周布全身,心中也覺得充實了好些。睜眼四看,熟習的一些器物同平時一樣,靜處在燈光里。
“大男,我的心肝,樓上去睡吧?!彼⑵饋碜呦驑翘荩齑劫N著孩子的頭頂,字條按在孩子的胸口,憔悴的眼放著母性的熱光,腳步比先前輕快。
“哇??”孩子給顛醒了,并不張眼,皺著小眉心直叫,“媽媽呀??”
一九二七年十月四日作畢
(原載1927年11月《小說月報》18卷10號,有刪改)
【注】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fā)動反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chǎn)黨的武裝政變,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革命群眾。本小說反映的就是這一歷史事件。
(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樣的哭最使老婦人傷心又害怕”,“傷心”是因為老婦人由哭聲想到大男父母的不幸,“害怕”則是因為這哭聲可能會引來麻煩。
B.“這樣的家伙我們就怕”“退縮了好幾回”“這就差了準兒”,劊子手行刑時的種種怯懦的表現(xiàn),寫出了革命者對反動派的震懾。
C.“十七、十八”兩個棺木號碼,寫出遇難的年輕夫婦在反動派眼中只有代號,也暗示遇難人數(shù)之多,揭示了反動派殘酷殺戮的罪行。
D.老婦人將“字條按在孩子的胸口”“眼放著母性的熱光”等細節(jié),寫出老婦人將為這新生的一代,勇敢擔負起撫養(yǎng)他成人的責任。
(2)下列對小說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中的“夜”,一方面是寫實,為故事設置背景;另一方面是象征,是大革命失敗后黑暗、恐怖的中國社會的真實寫照,因此讓人無法看到希望。
B.小說多處描寫燈光、器物、姓氏及老婦人的眼鏡等細節(jié),使文章前后勾連,又形成縱向?qū)φ?,讓故事情?jié)符合邏輯地綻開,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
C.小說故事發(fā)生在一間小屋內(nèi),又集中在一個晚上,通過一個集中的生活場景,讓讀者從老婦人心境的變化中了解時代的風云,極具藝術(shù)的感染力。
D.小說中的年輕夫婦采用的是側(cè)面描寫的手法,是通過老婦人的回憶或她和阿弟的談話或阿弟的問憶帶出來的。
(3)請簡要分析“字條”在小說中的作用。
(4)小說的明線和暗線分別是什么,請分析其效果。組卷:15引用:1難度:0.2
八、語言表達(共11分)
-
9.學習創(chuàng)作詩歌,可以通過具體的意象,運用描述、比喻、象征等方式來抒發(fā)心主或暗示情感,這樣詩歌才能耐咀嚼,有詩味。如下面這首小詩,借“梅”來表達對生命的思考。
梅
一片花瓣
是一滴生命
剝落了生命
你召來了燕語和鶯啼
請另選一個事物,仿照文中《梅》的寫法和形式,寫一首小詩。組卷:4引用:2難度:0.7
九、命題作文(共60分)
-
10.請按照下面的要求作文。
世界萬物都是上天的恩賜,“烏鴉反哺”“羔羊跪乳”,動物尚且如此,人類更應該懂得感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和關(guān)愛,社會給了我們舞臺,老師給了我們知識,朋友給了我們友誼和支持。懂得感恩,這個世界必將充滿陽光雨露。進入高中的你們是否學會感恩了呢?
請以“感恩”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不限(除詩歌外),文中不得出現(xiàn)考生本人姓名以及畢業(yè)學校名。組卷:20引用:1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