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北師大珠海分校附屬外國語學校高一(下)期中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郡縣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結果就是貴族制讓位于官僚制。在官僚制時代,不管是新舊貴族,還是新興士人階層,都必須通過任命轉化為官僚,才能成為政體的直接參與者。這一變化( )
組卷:42引用:100難度:0.6 -
2.宋代科舉考試實行封彌和謄錄制度,前者是將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貫封貼,使考官無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將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閱,以防考官辨認考生筆跡。這些制度( ?。?/h2>
組卷:33引用:25難度:0.8 -
3.宋代文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市井經紀之……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不絕……蓋都人公私營干,夜深方歸也”,這一記載,反映了北宋的商業(yè)( )
組卷:28引用:10難度:0.6 -
4.
上表為不同史籍關于明初胡惟庸案的歷史敘述。據此能夠被認定的歷史事實是( ?。?/h2>記述 出處 “群臣奏胡惟庸等罪,請誅之。于是,賜惟庸、陳寧死?!?/TD> 《明太祖實錄》 因汪廣洋案株連,“出胡惟庸等并六部官擅自分給,皆處以重罪,翌年處死胡惟庸。 《國初事跡》 “御史中丞……亦以惟庸陰事告。帝大怒,乃誅惟庸、寧并及節(jié)。 《明史》 組卷:7引用:8難度:0.5 -
5.有史學家指出:“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zhàn)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該“戰(zhàn)爭”指的是( ?。?/h2>
組卷:60引用:123難度:0.8 -
6.歷史記錄電視劇《覺醒年代》里毛澤東問陳獨秀、李大釗:“先生認為中國落后的原因是落后的傳統(tǒng)文化嗎?”陳獨秀:“當然不是”。毛澤東又問“那先生為什么要大力批判傳統(tǒng)文化?”陳獨秀說:“因為有的人把傳統(tǒng)文化當做治國救國的指導思想”。他們的談論反映出新文化運動( )
組卷:26引用:10難度:0.6 -
7.某文告寫道:“民眾自動武裝起來,打倒投降帝國主義的國民黨!建立民眾自己的蘇維埃政權!創(chuàng)造民眾自己的武裝力量!到紅軍中去,進行革命的民族戰(zhàn)爭!”這份文告最可能是( )
組卷:22引用:31難度:0.6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
21.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戰(zhàn)略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體現(xiàn),呈現(xiàn)鮮明的時代特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際上有兩大形勢,一是形成了以美國、蘇聯(lián)為首的兩大陣營,冷戰(zhàn)開始;二是亞非發(fā)展中國家紛紛開展獨立運動,完成民族獨立。共產黨建立的社會主義中國自成立就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敵視。
材料二 在中國方面,珍寶島事件后,中國更感到自己的安全受到蘇聯(lián)的直接威脅,愿意改變中美長期對抗的局面,以適應抵御蘇聯(lián)威脅的需要。同時,中國時刻關心著自己民族統(tǒng)一大業(yè)的實現(xiàn),也希望中美之間的和解能有助于臺灣問題的逐步解決。
--摘自1971年美國基辛格給尼克松總統(tǒng)的備忘錄材料三 世界正處于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fā)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fā)展……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平衡,和平發(fā)展大勢不可逆轉……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xi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相互尊重、平等協(xié)商、堅決摒棄冷戰(zhàn)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摘自十九大報告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建國初期國際形勢的特點。為了不致處于孤立地位,新中國提出了怎樣的外交戰(zhàn)略?為處理好同鄰近國家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間的關系,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外交原則是什么?
(2)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改變對美外交戰(zhàn)略的原因。
(3)據材料三,指出當前國際格局的特點及中國的外交戰(zhàn)略。
(4)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影響國家外交戰(zhàn)略制定的因素。組卷:22引用:12難度:0.4 -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國,這個地處邊緣的小國,卻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現(xiàn)代文明的入口處,即將一步步穩(wěn)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之后的兩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
——《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二:當英國人從陶醉中驚醒,猛然看見帝國上空的夕陽時,新的太陽已經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陸上升起。……1894年,美國的工業(yè)總產值躍居各大國之首,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英美德法四國工業(yè)生產在資本主義世界所占的比重英 美 德 法 1870年 31.8% 23% 13.2% 10% 1913年 14% 38% 16% 6%
(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7至19世紀上半期為英國傲視全球提供支撐的政治、經濟因素。
(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美國崛起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科技因素。
(3)據材料三,指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經濟發(fā)展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并分析其對世界局勢產生的影響。組卷:4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