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魯科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4.1 電子的發(fā)現(xiàn)與湯姆孫原子模型&4.2 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2024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10/13 9:0:1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在陰極射線管正上方平行放一通有強電流的長直導線,則陰極射線將(  )

    組卷:216引用:12難度:0.7
  • 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65引用:2難度:0.8
  • 3.在α粒子散射實驗中,不考慮電子和α粒子碰撞的影響,這是因為( ?。?/h2>

    組卷:310引用:6難度:0.3
  • 4.關于α粒子散射實驗及核式結構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114引用:3難度:0.3
  • 5.根據(jù)α粒子散射實驗,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下圖表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α粒子散射圖景。圖中實線表示α粒子的運動軌跡。其中一個α粒子在從a運動到b、再運動到c的過程中(α粒子在b點時距原子核最近),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h2>

    組卷:113引用:10難度:0.9

四、計算題

  • 15.二十世紀初,盧瑟福進行α粒子散射實驗的研究,改變了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
    (1)如圖1所示,有兩個α粒子均以速度v射向金原子,它們速度方向所在的直線都不過金原子核中心.請在圖1中分別畫出兩個α粒子此后的運動軌跡示意圖;
    (2)實驗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α粒子穿過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大角度偏轉(超過90°).盧瑟福根據(jù)該實驗現(xiàn)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可作如下假設:①將α粒子視為質點,金原子視為球,金原子核視為球體;
    ②金箱中的金原子緊密排列,金箱厚度可以看成很多單原子層并排而成;
    ③各層原子核前后不互相遮蔽;
    ④大角度偏轉是α粒子只與某一層中的一個原子核作用的結果.
    如果金箔厚度為L,金原子直徑為D,大角度偏轉的α粒子數(shù)占總α粒子的比例為p,且p?1;
    a.請估算金原子核的直徑d;
    b.上面的假設做了很多簡化處理,這些處理會對金原子核直徑d的估算產(chǎn)生影響.已知金箔的厚度約10-7m,金原子直徑約10-10m,金原子核直徑約10-14m.請對“可認為各層原子核前后不互相遮蔽”這一假設的合理性做出評價。

    組卷:131引用:2難度:0.6
  • 16.在α粒子散射實驗中,根據(jù)α粒子與原子核發(fā)生對心碰撞時能達到的最小距離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F(xiàn)有一個α粒子以2.0×107m/s的速度去轟擊金箔,若金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79.求α粒子與金原子核間的最近距離(已知帶電粒子在點電荷電場中的電勢能表達式為Ep=k
    q
    1
    q
    2
    r
    ,r為距點電荷的距離。α粒子質量為6.64×10-27kg)。

    組卷:92引用:6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