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1《第8課中國古代的法治與禮教》2023年同步練習卷(1)

發(fā)布:2024/7/25 8:0:9

一、選擇題

  • 1.《尚書》認為:“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并將商人失國歸咎于德行敗壞,其罪名包括酗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強調( ?。?/h2>

    組卷:1引用:8難度:0.6
  • 2.漢武帝一方面選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劉非的國相,讓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眾;另一方面又重用張湯,鼓勵其以嚴刑酷法治理長安。材料主要反映了漢武帝時期(  )

    組卷:16引用:42難度:0.5
  • 3.據《史記》記載,商湯見野外有人捕獵鳥獸,張設的羅網四面密實,認為這樣便將鳥獸殺絕了,“乃去其三面”,因此獲得諸侯的擁護,最終推翻夏桀,創(chuàng)立商朝。這一記載意在說明(  )

    組卷:156難度:0.9

二、材料題

  • 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經歷戰(zhàn)國時期法家改革浪潮的這些大國,已經變成與春秋時期的諸侯國性質完全不同的中央集權制的君主專制國家。在這些國家,“由于不再有貴族能夠挑戰(zhàn)君主的統(tǒng)治權威,所以君主獲得絕對權力。封建制下的社會等級分層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權威的兩分系統(tǒng):在上的統(tǒng)治者和在下的臣民?!?br />——摘自辛萬翔《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國家和國際關系》
    材料二:在戰(zhàn)國時期的儒法之爭中,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孟之輩周游列國,竭力宣傳“禮治”“仁政”,但是他們的學說過于忽視刑政的現實作用,顯得迂闊而不切實際,沒有被諸侯采用。相反,法家的治國思想卻受到各諸侯國的歡迎。
    ——摘自劉長江《先秦時期德治與法治關系辨析》(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列舉戰(zhàn)國時期的“法家改革”,并從政治制度轉型的角度概述這些改革的影響。
    (2)閱讀材料二,結合所學,指出“戰(zhàn)國時期的儒法之爭”的實質,并分析儒家和法家思想在戰(zhàn)國時期不同命運的原因。

    組卷:11難度:0.5
  • 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司馬談說:“乃論六家之要指,《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蜿庩枴⑷濉⒛?、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br />材料二 夫儒者以六藝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比舴蛄芯几缸又Y,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也粍e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則親親尊尊之恩絕矣??梢孕幸粫r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1)材料一中的“天下”處于什么歷史時期?
    (2)“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是對這個時代歷史現象的一種總結,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單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3)結合材料二,簡述當時的法家學說比儒家思想更被當時的統(tǒng)治者所青睞的原因。

    組卷:0難度:0.4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