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題。
材料一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笨梢哉f,“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
“從心所欲”四字中包含著兩個重點概念:一個是“心”,一個是“欲”。
先說“欲”??鬃铀f的七十歲時的從心所欲當然絕不是指原始的感性欲望,而是內(nèi)部完善且彰顯于外的理性欲求??鬃右簧非蟮氖恰叭省保叭省笔强鬃永硐胫凶罡咦蠲赖牡赖聹蕜t,所以他所說的“欲”是君子的欲,指“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欲,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欲。在孔子的理想境界中,凡“心所欲”皆是純美純善的“仁欲”。一言以蔽之,“欲”是有條件的,有限制的,是在儒家倫理道德規(guī)范約束下的“隨心所欲”,只有不超越此規(guī)范的“欲”才能稱得上“仁欲”。
欲由心生,要想成為“所欲”皆是仁欲的君子,必須求諸欲之本——心。所以道德修養(yǎng)的功夫必須要下到“心”上。實際上,孔子所說的心我們可以理解為人的“意識”,即強調(diào)人的意識的能動性作用。所以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庇衷疲骸坝心芤蝗沼闷淞τ谌室雍??我未見力不足者?!比什⒉贿h人,它是人之內(nèi)在生命,任何人只要愿意呈現(xiàn)它且認真地踐履它,仁就實現(xiàn)了??梢娙实莱鲇谌诵?,返諸己心即可求得。
(選自張兵《儒家道德自我修養(yǎng)的理想境界》,有刪改)(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及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逾矩 |
逾,讀yú,意思是“超越” |
B.孜孜以求 |
孜,讀zī,“孜孜”的意思是“勤勉” |
C.一言以蔽之 |
蔽,讀bì,意思是“遮蔽” |
D.踐履 |
履,讀lǚ,意思是“實行” |
(2)根據(jù)材料一,下列對“從心所欲”中“心”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有了不超越儒家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仁欲才會有仁心。
B.要提升道德修養(yǎng),需要我們將功夫下到“心”上。
C.“我欲仁,斯仁至矣”強調(diào)的是“心”的能動性。
D.作為人之內(nèi)在生命的仁,來自對內(nèi)心深處的追求。
材料二
歷代《論語》注疏常把“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矩”解釋為“法”“法度”。如南宋朱熹說:“從,如字,隨也。矩,法度之器,所以為方者也?!苯袢艘渤H绱私?。如國學大師錢穆說:“到七十,我只放任我心所欲,也不會逾越規(guī)矩法度之外了。”或者有的學者就直接按字面譯“矩”為“規(guī)矩”。
以“不逾法”釋“不逾矩”固然無錯,但若就此打住,恐怕有失夫子思想真諦。孔子晚年自述,從十五歲志于學至“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是他對自己一生所達到的最高人生境界的描述。若僅僅是心之所欲不逾越法度,不符至圣先師之實,因為多數(shù)人也能做到這一點,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心中所不逾之法非法令刑罰。他是反對以政令刑罰治理民眾的,因為以政、刑齊民,民眾只是暫時免于過錯卻沒有羞恥心。他主張用道德引導(dǎo)民眾,用禮教規(guī)范民眾,這樣民眾不但有羞恥心,而且人心歸服。既然孔子對民眾都是“齊之以禮”,對自己也不會例外?!墩撜Z》多次提到孔子以禮規(guī)范自己和他人,如顏淵自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笨鬃觾A畢生之力,直至七十才可以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由上可知,孔子“不逾矩”之“矩”實為“禮”。仁、禮一體,也就是說,孔子年至七十,隨心所欲而視聽言動皆中禮,無終食之間違仁,亦無終食之間違禮。
(選自劉鶴丹《自覺于規(guī)矩——由“從心所欲,不逾矩”看孔子的自由觀》,有刪改)(3)根據(jù)材料二,下列不屬于“孔子‘不逾矩’之‘矩’實為‘禮’”的理由的一項是
A.“不逾矩”是孔子傾畢生之力才達到的最高人生境界。
B.“心之所欲不逾越法度”本不是至圣先師的人生追求。
C.孔子反對以政令刑罰治理民眾,主張用禮教規(guī)范民眾。
D.在《論語》中有很多孔子以禮規(guī)范自己和他人的例子。
(4)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如何才能做到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