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高一(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12/15 16:30:6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3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39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我國力爭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體現(xiàn)了中國對解決氣候問題的大國擔當。下列措施對實現(xiàn)“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貢獻的是( ?。?/h2>
組卷:15引用:5難度:0.8 -
2.氯氣溶于水發(fā)生Cl2+H2O?HClO+HCl,反應中相關微粒的化學用語和性質,其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44引用:3難度:0.7 -
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3難度:0.9 -
4.下列有關鈉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h2>
組卷:138引用:8難度:0.6 -
5.實驗室制取氯氣時,下列實驗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
組卷:124引用:8難度:0.6
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61分。
-
17.氯化鐵是一種水處理劑,現(xiàn)通過如圖裝置制取少量氯化鐵:
已知:
①氯化鐵的熔點306℃、沸點316℃,易升華,易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質。
②氯化鐵的摩爾質量為162.5g?mol-1。
(1)儀器a的名稱是
(2)裝置B的作用是
(3)溫度超過400℃時,裝置D中產生一種摩爾質量為325g?mol-1的物質,該物質的化學式是
(4)裝置F中發(fā)生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5)連接裝置E和球形干燥管的導管可能出現(xiàn)堵塞現(xiàn)象,其原因是組卷:10引用:2難度:0.6 -
18.自然界水體中的碳元素主要以碳酸鹽、碳酸氫鹽和有機物形式存在。查閱資料得到以下信息:
Ⅰ.NaHCO3在潮濕空氣中會緩慢分解成Na2CO3、H2O和CO2。
Ⅱ.水體中有機物含量是水質的重要指標,常用總有機碳衡量。(總有機碳=)水樣中有機物所含碳元素的質量水樣的體積
Ⅲ.部分有機物加熱易揮發(fā)。
(1)某學?;瘜W科研小組為了驗證碳酸氫鈉在潮濕空氣中會緩慢分解的信息,該科研小組將一瓶在潮濕空氣中久置的NaHCO3樣品混合均勻后,進行如下實驗:
①在一個質量為ag的蒸發(fā)皿中加入一些樣品,稱得總質量為bg。用酒精燈對其充分加熱,冷卻后稱得其總質量為cg。殘留在蒸發(fā)皿中的固體是
②另取相同質量的樣品放入錐形瓶中,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為了保證實驗成功,所選用針筒的最大刻度值應大于
(2)該化學科研小組用如下實驗方法測定采集水樣的總有機碳。
步驟1:量取50mL水樣,加入足量硫酸,加熱,通N2,并維持一段時間(裝置見圖2,夾持類儀器省略)。
步驟2:再向水樣中加入過量的K2Cr2O7溶液(可將有機物中的碳元素氧化成CO2),加熱,充分反應,生成的CO2完全被100mL0.2050mol?L-1的Ba(OH)2溶液吸收。
步驟3:將吸收CO2后的濁液過濾并洗滌沉淀,再將洗滌的濾液與原濾液合并,加水配制成500mL溶液。量取25.00mL溶液于錐形瓶中,加入指示劑,并滴加0.05000mol?L-1的H2C2O4溶液,發(fā)生反應:Ba(OH)2+H2C2O4═BaC2O4↓+2H2O,恰好完全反應時,共消耗H2C2O4溶液20.00mL。
①步驟1的目的是
②步驟2中CO2完全被Ba(OH)2溶液吸收的化學方程式
③利用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所取水樣的總有機碳為
④用上述實驗方法測定的水樣總有機碳一般低于實際值,其原因可能是組卷:15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