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渾南區(qū)七年級(下)期末歷史試卷
發(fā)布:2025/1/7 11:0:3
一、單項選擇(本題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前面的字母符號填涂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上。
-
1.2014年,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其成功入選的理由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2.如表為某同學整理的學習筆記,他學習的主題為( ?。?br />
皇帝:唐太宗
原因:勤于政事虛懷納諫
三省六部重視科舉
減輕負擔發(fā)展生產
表現(xiàn):政治清明國力強盛組卷:21引用:1難度:0.7 -
3.唐朝前期農業(yè)發(fā)展迅速.出現(xiàn)了許多先進的生產工具,包括( ?。?br />①筒車 ②翻車 ③秧馬 ④曲轅犁
組卷:36引用:2難度:0.8 -
4.觀察下列在中國出土的唐代文物——貨幣,這些出土文物說明了( ?。?br />
組卷:25引用:11難度:0.6 -
5.唐朝滅亡后,各藩鎮(zhèn)紛紛自立稱帝,建立政權,形成分裂割據(jù)的局面。該局面被稱為( )
組卷:7引用:2難度:0.7 -
6.與“黃袍加身”、“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等典故相關的歷史人物是( )
組卷:12引用:2難度:0.6 -
7.歸納階段特征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對遼、西夏與北宋時期階段特征概括最準確的是( )
組卷:13引用:2難度:0.7 -
8.南宋詩人林升在《題臨安邸》中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边@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8
二、材料解析題(本題4小題,21題10分,22題10分,23題10分,24題10分;共4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上。
-
23.揚帆萬里第一人,揚我國威于八荒。歷史小組進行以“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為主題的探究性活動,請你一同閱讀材料,探究問題。
【肩負使命】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摘編自《明史?鄭和傳》(1)依據(jù)材料一分析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整裝遠航】
材料二:
——摘編自統(tǒng)編歷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2)結合材料二,寫出鄭和下西洋具備了哪些條件?
【偉大壯舉】
材料三:鄭和……遠航,船隊最多時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余艘?!嵑偷拇犛袊勒木庩?,船只分工明確,分別承擔載人、載貨、運糧、裝淡水等任務,還有戰(zhàn)船護航。……鄭和的船隊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遠洋航行技術,能夠準確地測定航區(qū)、航線和船位,有效地利用季風、海流進行航行。
——摘編自統(tǒng)編歷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3)材料三反映了鄭和下西洋的哪些特點?(寫出兩點即可)結合所學知識,寫出鄭和下西洋的次數(shù)。
【和平使者】
材料四:鄭和……下西洋,海上絲綢之路盛極一時,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換取當?shù)氐奶禺a或饋贈當?shù)氐膰酰c當?shù)鼐用窆浇灰?,互通有無,不占別國一寸土地,未掠奪他人一分財富。
——摘編自《鄭和下西洋——偉大的和平使者》(4)依據(jù)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鄭和下西洋有何歷史意義?組卷:38引用:1難度:0.3 -
24.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根本,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先進發(fā)明】
材料一:宋代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幾乎在所有中國傳統(tǒng)科學技術領域都留下了新的記錄。舉世聞名的四大發(fā)明中有三項完成于兩宋時期……為推動世界歷史的進程和世界文明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摘編自楊寧一主編《歷史學習新視野新知識》(1)材料一中“三項完成于兩宋時期”的發(fā)明分別是什么?
【科技名著】
材料二:中國古代一向有重農傳統(tǒng),故而歷代農書頗多,但同時卻輕視手工業(yè),少有全面記載手工業(yè)技術的著作。《天工開物》不僅首述農事,隨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記述手工業(yè),這與明末啟蒙思想中出現(xiàn)“工商皆本”的先進思想是相符合的。
——摘編自樓宇烈《中華文明史》(2)依據(jù)材料二,寫出《天工開物》有何創(chuàng)新之處?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世界對這部科技著作的評價?
【偉大工程】
材料三:在長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長城的規(guī)模最大,歷時最久,布局更合理,技術更先進,設施更為完善,工程質量更為堅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長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長城處于北方游牧地區(qū)與農耕地區(qū)的連接線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區(qū),建立了許多農牧貿易場所,使長城同時成為各民族交往的紐帶。
——摘編自統(tǒng)編歷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3)萬里長城常被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結合材料三,分析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科研精神】
材料四:乃窮搜博采,芟煩補闕,歷三十年,閱書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書,曰《本草綱目》。
——摘編自《明史?方伎傳》(4)材料四表現(xiàn)了李時珍怎樣的寶貴精神?(寫出一點即可)
【科技興國】
材料五:習總書記強調,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撐,立足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結局,推動高質量發(fā)展,……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人才強國戰(zhàn)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完善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加快建設強國,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摘編自人民網《堅持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支撐》(5)依據(jù)上述材料,談談我們?yōu)閷崿F(xiàn)“科技自立自強”能夠做些什么?組卷:40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