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中國歷代王朝的監(jiān)察系統都是支撐皇權的重要支柱之一。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刺史”即是刺舉不法之人。(漢)武帝時稱部刺史,全國劃分為十三個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個郡。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終返京奏報,其沒有常設的辦事機構,走到哪里便臨時設“治所”或“所止理事處”,作為中央政府派遣的監(jiān)察特使其具體職責從一開始就有明文規(guī)定,即“六條問事”。對于郡國諸侯王的行為一經查出有違法之處,便可奏報皇帝,其不察小吏,專察大吏,不光舉劾奏報,還可以貶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轄,地位并不高,屬下大夫,待遇也不豐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監(jiān)察的對象卻遠遠高出自身的地位,可以監(jiān)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當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職位)。
--摘編自竇重山《淺論刺史制度的產生及其演變過程》材料二 在效忠和效率這對困擾所有國家官僚機構的矛盾中,中國傳統國家一向著意點就是前者;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yè)國度,生活節(jié)奏相當緩慢,不在軍情緊急情況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問題,而效忠與否往往關系著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員個體或者群體對皇權不忠,都是皇帝無法容忍的。一個龐大的全能式的行政體系,本身存在無限擴張權力的可能性,如果沒有另外一種機制制衡,后果將難以設想。這將會導致皇權無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國古代監(jiān)察系統即是這種制衡機制的表現之一。傳統中國的制衡機制,跟其他古代國家相比,應該說是比較好的。當然,其缺陷也是很明顯的。
--摘編自張鳴《中國政治制度史導論》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漢武帝時部刺史的特點及其工作機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漢武帝設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義。
(2)據材料二,概述中國古代監(jiān)察系統的功能。
(3)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中國古代監(jiān)察系統中“效忠”和“效率”的關系?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1難度:0.3
相似題
  • 1.監(jiān)察官員由開始泛泛地“察舉非法,受公卿群吏奏事,有違失者舉之”,逐步發(fā)展到“糾舉百僚,推鞠獄訟”,甚至不但察舉各級官吏法亂紀事件,還受詔參與司法審判、監(jiān)軍、監(jiān)財、監(jiān)試等。這反映了監(jiān)察制度( ?。?/h2>

    發(fā)布:2024/11/4 10:30:2組卷:40引用:18難度:0.6
  • 2.唐德宗年間,宰相楊炎因與京兆尹嚴郢有隙,暗中指使御史彈劾嚴郢,致使嚴郢被降職。盧杞任宰相后,將嚴郢提為御史大夫,共謀治楊炎。為構成楊炎罪狀,嚴郢無故逮捕了河中觀察使趙惠伯,以刑逼供,導致楊炎被流放至崖州。該現象說明( ?。?/h2>

    發(fā)布:2024/11/1 0:30:2組卷:1引用:4難度:0.6
  • 3.盛唐時期規(guī)定,宰相進入內廷議事,必須有諫官隨入,以便隨時提出批評意見,諫官平時可以對君主和宰相面折廷爭,也可以隨時向皇帝“上封事”;肅宗時又明確規(guī)定,要求諫官必須10天上一次封事,直論朝廷得失。這反映出唐朝( ?。?/h2>

    發(fā)布:2024/11/6 23:0:1組卷:4引用:8難度:0.6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網站地圖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