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鳳陽縣糧食產量三年三大步
年代 |
1980年 |
1981年 |
1982年 |
糧食產量 |
5.02億千克 |
6.70億千克 |
7.15億千克 |
(1)材料一中,鳳陽縣糧食產量三年跨了三大步,得益于哪一農村經濟體制的推行?這經濟體制的推行有何影響?
材料二:深圳和珠海與香港、澳門毗鄰,汕頭和廈門也與港、澳相近,廈門還面對臺灣,在歷史上這些地方就與海外有著密切的交往;深圳是中國南方對外交通的重要陸路通道,汕頭和廈門是中國南方的重要海運港口;有廣闊的腹地可為依托;是著名僑鄉(xiāng);實踐證明,在這四個地方舉辦特區(qū)是正確的選擇。
--《經濟特區(qū)為什么要選擇深圳、廈門、珠海、汕頭這四個地方?》材料三:(經濟)特區(qū)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鄧小平(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國家為什么將四個經濟特區(qū)設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依據材料三分析設立經濟特區(qū)的作用?
材料四:1992年初,鄧小平在視察途中,多次發(fā)表談話,強調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特區(qū)姓“社”不姓“資”;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發(fā)展才是硬道理……
--人教版八年級《中國歷史》(3)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歷史事件?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