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嗚呼!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也。爾三矢,爾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及凱旋而納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曰:“滿招損,謙得益?!?bdo class="mathjye-underline">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shù)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1)對下列句子中畫線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C
C

A.此三者,吾遺 恨:遺憾
B.方其系燕父子以 組:泛指繩索
C.抑其成敗之跡 本:本來
D.天下之豪杰,莫能與之爭 舉:所有的
(2)下列各組句子中,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B
B

A.①其所以失之者 爾三矢
B.①皆背晉以歸梁 ②因人之力敝之,不仁
C.①爾無忘乃父之志 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D.①方其系燕父子 ②則天地曾不能一瞬
(3)下列各句中,畫線詞的意思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D
D

A.雖曰天命,豈非人事
B.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
C.盛以錦囊,負而前驅(qū)
D.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4)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相同的一項是
D
D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B.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5)下列對“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B
B

A.強調(diào)得天下困難和失天下容易。
B.強調(diào)“得”“失”都是由人事決定的。
C.否定“得”“失”的難易都是由人事決定的。
D.否定得天下困難,承認失天下容易。
(6)根據(jù)文意,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D
D

A.文章將莊宗極盛之時“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的情景,與極衰之時“士卒離散”“泣下沾襟”的慘象進行對比,鮮明地推導出成敗由人的道理。
B.“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對稱的語句與文章開頭的論斷相呼應,揭示了“人事”的具體涵義,強化了文章的觀點。
C.文章通過一個“夫”字,引出“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結(jié)論。這一結(jié)論既著眼于總結(jié)歷史教訓,又含蓄地提醒北宋王朝統(tǒng)治者,應吸取歷史教訓,居安思危,防微杜漸,以免重蹈莊宗的覆轍。
D.本文作為一篇政論文,毫無生硬的說教,而是娓娓道來,婉轉(zhuǎn)動人,即使是在慨嘆晉王敗亡時,也只有惋惜之意而無責難之詞,可謂義正詞婉。
(7)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考點】散文;文言翻譯;一般實詞;;;;內(nèi)容理解
【答案】C;B;D;D;B;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5/27 14:0:0組卷:0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題。
          材料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材料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公孫丑上》)
    (1)根據(jù)材料可知,孔子主張用
     
    來治理人民,孟子主張用
     
    來治理人民。
    (2)孔孟提出治國理念的依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

    發(fā)布:2024/11/15 1:0:1組卷:13引用:14難度:0.4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節(jié)選自《勸學》)      (乙)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節(jié)選自《師說》)(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聞者 彰:清楚
    B.非能 水:游泳
    C.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疑惑
    D.六藝經(jīng)傳皆習之 通:全面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A.古圣人 士大夫
    B.積土成山,風雨興 或師焉,或不
    C.以為輪,曲中規(guī) 皆出于此乎
    D.吾嘗終日思矣 則群聚笑之
    (3)下列句子與“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B.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C.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D.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4)下列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輿,象形字,車的周圍有四只手,形成合力造車的樣子。多指車廂,一車中裝載東西的部分,后泛指車。
    B.句讀,指斷開句子的知識。一句話中間的短暫停頓為句,一句話后面的停頓為讀。
    C.巫醫(yī),古代巫和醫(yī)不分。巫的職業(yè)以占卜、祝禱等為主,也為人治病。
    D.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jīng)書。
    (5)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②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發(fā)布:2024/11/14 12:0:2組卷:1引用:3難度:0.6
  • 3.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所學也;吾嘗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節(jié)選自《勸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久矣!欲人之無也難矣!古之圣人,其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亦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者也。句讀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大遺,吾未其明也。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不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師之不復,可知矣。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節(jié)選自《師說》)(1)下列句子中加點實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欲人之無也難矣。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者也。
    B.其人也遠矣。 其皆于此乎。
    C.相似也。 之不復。
    D.不如登高之博也。 吾未其明也。
    (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不如須臾所學也。 句讀不知。
    B.吾嘗跂望矣。 小學大遺。
    C.師道之不傳久矣。 其下圣人亦遠矣。
    D.恥師焉。 群聚而笑之。
    (3)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與“活躍經(jīng)濟  繁榮市場”中加點詞詞性活用類型相同的一項是
     

    A.非能也。
    B.不相師。
    C.幽壑之潛蛟(《赤壁賦》)。
    D.正襟坐(《赤壁賦》)。
    (4)下列句子與“俟我于城隅”(《靜女》)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輮以為輪。
    B.而恥學于師。
    C.惑之不解。
    D.客有吹洞簫者(《赤壁賦》)。
    (5)下列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勸學》和《師說》圍繞“學習之道”,強調(diào)學習重要,主張學習者當有正確學習觀,努力改進學習方法。
    B.《勸學》主要采用比喻論證,分層展開論述;《師說》主要采用舉例論證、對比論證,逐層深入闡述主張。
    C.《師說》中論述圣人從師學習,且“無常師”地學習,可以作為《勸學》中君子學習“善假于物”的論據(jù)。
    D.《勸學》和《師說》都是有針對性地提出觀點、發(fā)表議論,先批判錯誤觀點,后針對性地提出自己的主張。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發(fā)布:2024/11/15 15:0:1組卷:12引用:3難度:0.5
小程序二維碼
把好題分享給你的好友吧~~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4.8.2  |  隱私協(xié)議      第三方SDK     用戶服務條款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出版物經(jīng)營許可證網(wǎng)站地圖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