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
馬陵之戰(zhàn) 公元前341年,魏國舉兵攻打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任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率領(lǐng)軍隊進入魏國境內(nèi)。魏惠王深恨齊國一再干預(yù)魏國的大事,于是派大將龐涓率兵10萬阻擊齊軍,誓與齊軍決一死戰(zhàn)。
孫臏見魏軍來勢兇猛,并且敵我力量寡眾懸殊,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便決定采用欲擒故縱之計,誘龐涓上鉤。他命令軍隊向馬陵方向撤退。馬陵溝深林密,道路曲折,適于設(shè)伏。孫臏命令士兵第一天挖10萬個做飯的灶坑,第二天減為5萬個,第三天再減為3萬個。龐涓一見大喜,笑著說:“我早知道齊軍都是膽小鬼。十萬大軍到魏國,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便親率精銳的士兵追趕,天黑時趕到馬陵,命士兵點火把照路?;鸸庀?,只見一棵大樹被剝?nèi)ヒ粔K樹皮,上寫“龐涓死于此樹之下”8個大字。龐涓頓悟中計,剛要下令撤退,齊軍的伏兵已是萬箭齊發(fā)。魏軍進退兩難,陣容大亂,自相踐踏,死傷無數(shù)。龐涓自己知道厄運難逃,于是自殺。齊軍乘勝追擊,大獲全勝。
(1)聯(lián)系短文,解釋下列詞語。
欲擒故縱:
為了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松戒備,泛指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先放松一步。
為了要捉住他,故意先放開他,使他放松戒備,泛指為了更好地控制,故意先放松一步。
進退兩難:進退都不好,形容處境為難。
進退都不好,形容處境為難。
(2)孫臏是如何施展欲擒故縱之計,誘龐涓上鉤的?孫臏命令士兵第一天挖10萬個做飯的灶坑,第二天減為5萬個,第三天再減為3萬個。孫臏用減灶之法迷惑龐涓,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大量逃亡,誘其至馬陵埋伏之地,使其被齊軍所滅。
孫臏命令士兵第一天挖10萬個做飯的灶坑,第二天減為5萬個,第三天再減為3萬個。孫臏用減灶之法迷惑龐涓,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大量逃亡,誘其至馬陵埋伏之地,使其被齊軍所滅。
(3)你認為龐涓失敗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從什么地方感受到的?請具體說一說。龐涓失敗的原因是:他爭強好勝,好大喜功,生性多疑,自以為是。從龐涓的語言和行為中可以體會到。
龐涓失敗的原因是:他爭強好勝,好大喜功,生性多疑,自以為是。從龐涓的語言和行為中可以體會到。
(4)你還知道孫臏的哪些故事?寫一寫。我還知道孫臏《田忌賽馬》的故事,因為田忌經(jīng)常同齊威王及貴族們賽馬。孫臏看了幾場比賽后發(fā)現(xiàn),大家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孫臏替田忌安排好了馬的出場順序,讓田忌的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讓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讓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最后田忌取得了勝利。
我還知道孫臏《田忌賽馬》的故事,因為田忌經(jīng)常同齊威王及貴族們賽馬。孫臏看了幾場比賽后發(fā)現(xiàn),大家的馬腳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孫臏替田忌安排好了馬的出場順序,讓田忌的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讓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讓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最后田忌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