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屈原列傳(節(jié)選)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qiáng)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yīng)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蓖跖枨?。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半x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A
A
A.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B.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C.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D.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diǎn)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D
D
A.名,是在社會上使用的個(gè)人的符號。自稱用名,稱人以字?!白帧蓖恰懊钡慕忉尯脱a(bǔ)充。
B.懷王,楚王的謚號,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謚號、尊號和年號。
C.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世襲,有封地。
D.《離騷》,是戰(zhàn)國時(shí)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漢族詩歌史上最長的政治敘事詩。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D
D
A.節(jié)選的部分主要交代了屈原寫作《離騷》的外因和內(nèi)因,并對《離騷》的內(nèi)容做了高度概括。
B.屈原文約、辭微,志潔、行廉,這些在他的長詩《離騷》中都充分地表現(xiàn)了出來;志潔、行廉,是文約、辭微的人格基礎(chǔ)。
C.與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企圖強(qiáng)取屈原草擬的憲令底稿,目的是要搶占屈原的功勞,在楚懷王面前與屈原爭寵。
D.屈原在《離騷》中往遠(yuǎn)處說提到帝嚳,往中間說提到齊桓,往近處說提到湯、武,意在諷刺楚國的時(shí)政,暗喻國君不賢,表現(xiàn)了屈原追求“美政”的政治理想。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譯文:大王令屈原制定法令,人們沒有誰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出來,屈原就自夸他的功勞。
大王令屈原制定法令,人們沒有誰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出來,屈原就自夸他的功勞。
②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譯文:他的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稱述的事物也是芬芳的;他的行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
他的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稱述的事物也是芬芳的;他的行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