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甲乙二文,回答問題。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 舂陵①俗不種菊。前時自遠致之,植于前庭墻下;及再來也,菊已無矣。徘徊舊圍,嗟嘆久之。
誰不知菊亦芳華可賞,在藥品是良藥,為蔬菜是佳蔬??v須地趨走②,猶宜徒植修養(yǎng),而忍蹂踐至盡,不愛惜乎?嗚呼!賢人,君子自植其身,不可不慎擇所處,一旦遭人不重愛,如此菊也,悲傷奈何?
——(選自元結(jié)《菊圃記》,有刪改)
[注]①舂陵:地名。②縱須地趨走:就算在人來人往的地方。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①念無與為樂 |
考慮 考慮 |
②蓋竹柏影也 |
原來是 原來是
|
③但少閑人 |
只 只 |
④及再來也 |
等到 等到
|
(2)用“/”標出下面句子的一處停頓。
舂 陵 俗 不 種 菊。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前時自遠致之,植于前庭墻下。
(4)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說說[甲]文中蘇軾是如何表達自己情感的?(答兩點即可)
(5)[乙]文中“一旦遭人不重愛,如此菊也,悲傷奈何?”與[甲]文中蘇軾所抒之懷的不同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