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源遠流長,在國家治理方面留下寶貴經驗。
材料一:如圖。
材料二:如表:
10到15世紀,在我國西北到東北的廣大地區(qū),先后建立了“遼”、“西夏”、“金”三個民族政權。由于社會的發(fā)展和本民族文化的需要,他們都在漢字的影響下,創(chuàng)制了本民族的漢系文字。 ——摘編自王峰著《從漢字到漢字系文字》 |
(1)分別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歷史現(xiàn)象,并簡述其影響。
材料三:唐初賦斂之法曰租庸調……玄宗之末,版籍(指戶口冊)浸壞……至是(780年),炎建議作兩稅法,……戶無主客,以見居為簿;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尤酥悾锵膬烧髦?,……其租庸雜徭悉省?!煜卤阒?,人不土斷而地著,賦不加斂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貪吏不誡而奸無所取,自是輕重之權始歸于朝廷。
——《舊唐書?楊炎傳》(2)參考材料三,模仿下面的示例,用簡潔的語言解釋兩稅法。
示例:官督商辦 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創(chuàng)辦民用企業(yè)的主要方式。一般由商人出資認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員督辦。官督商辦方式對民用企業(yè)早期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
兩稅法:
唐中期(或780年)宰相楊炎主持的一次稅制改革。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分夏、秋兩次征收,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兩稅法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征收標準更趨合理。 唐中期(或780年)宰相楊炎主持的一次稅制改革。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分夏、秋兩次征收,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兩稅法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征收標準更趨合理。 |
材料四:975年,宋太祖下詔:“向者登科(科舉應考人被錄?。┟墸酁閯菁宜?,塞(阻隔)孤貧之路。今朕躬親臨試,以可否進退,盡革前弊矣?!贝撕缶醵佳赜么酥贫冗x拔有才干的貧寒士子充實官員隊伍。……宋太宗時,“國家開貢舉之門,廣搜羅之路”,允許工商業(yè)者及“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許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進之途”。
——摘自唐凱麟主編《中華民族道德生活史》(3)依據材料四,簡述北宋初年在科舉考試資格和錄取方面的改革措施,并結合所學分析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