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2021學年江蘇省鎮(zhèn)江市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我們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稱為土頭土腦的鄉(xiāng)下人,他們才是中國社會的基層。
          我們說鄉(xiāng)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xiāng)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xiāng)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土的可貴。城里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xiāng)下人,但是鄉(xiāng)下,“土”是他們的命根,農業(yè)和游牧或工業(yè)不同,它是直接取責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yè)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而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的,直接靠農業(yè)來謀生的人是粘著在土地上的,這是鄉(xiāng)土社會的特性之一,我們很可以相信,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tài),遷移是變態(tài)。大旱大水,連年兵亂,可以使一部分農民拋井離鄉(xiāng);即使像抗戰(zhàn)這樣大事件所引起基層人口的流動,我相信還是微乎其微的。
          不流動是從人和空間的關系上說的。從人和人在空間的排列關系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處的集團為單位的,鄉(xiāng)下最小的社區(qū)可以只有一戶人家,但大多的農民是聚村而居,這一點對于我們鄉(xiāng)土社會的性質很有影響。美國的鄉(xiāng)下大多是一戶人家自成一個單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鄰舍,這是他們早年拓殖時代,人少地多的結果,同時也保持了他們個別負責,獨來獨往的精神。我們中國很少類似的情形,中國鄉(xiāng)土社區(qū)的單位是村落,從三家村起可以到幾千戶的大村,我所說的孤立、隔膜是以村與村之間的關系而說的,社區(qū)間的往來減少,在區(qū)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
          鄉(xiāng)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所、死于斯的社會,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假如在一個村子里的人都是這樣的話,在人和人的關系上也就發(fā)生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熟悉是從時間里,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fā)生的親密的感覺,這感覺是無數(shù)次的小摩擦里陶煉出來的結果,這過程是《論語》第一句里的“習”字,“學”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觸,“習”是陶煉,“不亦說乎”是描寫熟悉之后的親密感覺。在一個熟悉的社會中,我們會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guī)矩的自由,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規(guī)矩不是法律,規(guī)矩是“習”出來的禮俗。現(xiàn)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細,所以得講個明白;還要怕口說無憑,畫個押,簽個字,這樣才發(fā)生法律。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fā)生的,“這不是見外了么?”鄉(xiāng)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為這是規(guī)矩,鄉(xiāng)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fā)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guī)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
          在我們社會的激速變遷中,從鄉(xiāng)土社會進入現(xiàn)代社會的過程中,我們在鄉(xiāng)土社會中所養(yǎng)成的生活方式處處產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組成的現(xiàn)代社會是無法用鄉(xiāng)土社會的習俗來應付的。
    (摘編自費孝通著《鄉(xiāng)土中國?鄉(xiāng)土本色》)
          材料二:
          人物周刊:土地,泥土聽上去更像是農耕文明的意象,城市文明里的人也會有這樣的沖動嗎?
          張檸:土地,泥土是有生長性的,是生命意象,溫潤的泥土會讓我們產生歸屬感,而城市是一個死亡的意象,理性的,冰冷的,鋼鐵的、水泥的。所以人們對泥土的想象,對母體的想象,對子宮的想象,對懷抱的想象,是人類共同的潛意識的東西,泥土、土地,家族……這些可能使得人的生命回到一個很宏大的圓滿中,而在城市里這些東西都沒有了,沒有確定的完滿的東西,于是就有了一些替代品,實現(xiàn)不了大團圓的時候,就追求個人的小團圓,比如愛情。城市里的人對婚姻沒有農耕文明的人那么在乎,但對愛情很在乎,城市里為什么離婚率高呢?就是因為對愛情的標準太高了,農民不離婚,很多是只要生兒子,就可以了,只要養(yǎng)活我們,就好了,雙方達成一種農耕文明的契約。
          人物周刊:你覺得農耕文明和城市文明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
          張檸:首先,鄉(xiāng)村人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和感受和城市人不一樣,這是最根本的區(qū)別,鄉(xiāng)土社會的時間感是自然而然的,太陽升起,下山,是循環(huán)的,城市人沒有這種感受的可能性,他可能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到,高樓大廈林立,到了晚上霓虹燈閃亮起來,城市人對時間的把握來自鐘表,光源也不是從太陽來的,而是人造的燈泡,因此他有晝夜笙簫的可能性。而農民跟植物一樣,到了晚上就睡覺了,到了冬天就冬眠了,坐在火爐邊打瞌睡。
          其次,農耕文明的價值觀念是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勞動價值觀念,在于生產,男人生產谷子,女人生產兒子,而城市人根本不承認這些東西,城市在于制造,所有吃喝玩樂的東西,都是制造出來的,農耕文明對道德要求特別高,因為物質是匱乏的,必須講秩序。而城市文明放縱你的欲望,千方百計去滿足你的欲望。
          第三,農耕文明中生命的生長和死亡本身是輪回的,是持續(xù)的,從土地中出生,死后回歸泥土,鄉(xiāng)村人本身的生命就和土地聯(lián)結在一起,只要生命還在,即使他沒有任何東西,他也覺得生活有意義。城市里死亡不是死在泥土里,是死在病床上,最后燒成灰,變得什么都沒有,所以城市人容易不安,焦慮,他的靈魂是無根的。人類最可怕的就是無根。
          人物周刊:你剛剛討論的其實是抽象的鄉(xiāng)土,實際的鄉(xiāng)村生活可能是瑣碎的,不便的,可怕的,它還能成為靈魂的歸宿嗎?
          張檸:城市人對現(xiàn)存世界的不滿,會讓他想象一個更好的世界,會美化鄉(xiāng)土,如同你說的,實際的鄉(xiāng)村并不一定是那樣的,但這些特征的確存在。鄉(xiāng)土是城市的對應物,城市是人工制造的,顯示了人類的理性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同時,人工創(chuàng)造的是不完滿的,而自然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從本質的角度來說鄉(xiāng)土就是歸宿,所以盡管實際上回不去,但鄉(xiāng)土必須存在,因為城市是不完滿的,鄉(xiāng)土提供了一個完滿的想象。
    (來源:2019年3月27日《南方人物周刊》)      材料三:
          鄉(xiāng)村振興是一個系統(tǒng),復雜的過程,要更好地推動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實施,就需要在農村、農業(yè)、農民上多下“繡花功夫”,依靠“新”助推鄉(xiāng)村振興。
          要推動鄉(xiāng)村的發(fā)展,就需要牢牢抓住“農業(yè)”這個關鍵,而要讓農業(yè)成為有吸引力的產業(yè),就需要讓農業(yè)的發(fā)展與市場接軌,才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農業(yè)的轉型。發(fā)展新農業(yè)、通過不斷做優(yōu)做強做精特色優(yōu)勢產業(yè)、加大土地流轉的力度,增強農業(yè)發(fā)展的科技化,機械化和動能化,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才能夠提高農業(yè)的經濟效益。
          種養(yǎng)殖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業(yè)企業(yè)骨干和由城里打工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讓農民看到只有不斷的自我革新,不斷地自我進步,才能夠掌握時代的主動權,成為鄉(xiāng)村振興發(fā)展的“主角”,這就需要加強對農民的培育,通過政府主導,立足產業(yè),多方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打造一支新型的職業(yè)農民隊伍,為鄉(xiāng)村振興提供強勁的人才支撐。
          鄉(xiāng)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藍圖已經繪就,要更好地落實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就需要依靠“新”的思維,新的改變,去推動農民,農業(yè),農村的發(fā)展,讓農業(yè)成為有奔頭的產業(yè),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yè),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yè)的美麗家園。
    (摘編自中新網2019年12月2日陳紅《鄉(xiāng)村振興要靠“新”》)(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土”是鄉(xiāng)下人的命根,鄉(xiāng)下人謀生離不了土地,而土地和莊稼無法行動,土氣就因為不流動而發(fā)生。
    B.鄉(xiāng)土社會是一種熟悉社會,人們因為熟悉而信任,雖然這種信任并非源自對契約的重視,卻也十分可靠。
    C.城市缺乏土地、家族等能使人的生命回到宏大的圓滿中的東西,于是城市人就追求個人小團圓作為替代。
    D.城市人由于對現(xiàn)實社會不滿,就會美化鄉(xiāng)土。但鄉(xiāng)土社會實際生活瑣碎不便,難以成為他們靈魂的歸宿。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鄉(xiāng)土社會的孤立是區(qū)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美國鄉(xiāng)下則是個體之間喜歡獨來獨往。
    B.鄉(xiāng)村人將生命和土地聯(lián)結在一起,覺得生活有意義;城市人則因為靈魂無根而焦慮不安。
    C.城市是人工制造的,城市人不承認建立在自然之上的勞動價值觀,只想滿足自己的欲望。
    D.只要抓住“農業(yè)”這個關鍵點,讓農業(yè)與市場接軌,完成農業(yè)轉型,就能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不屬于傳統(tǒng)鄉(xiāng)土社會思想行為方式的一項是
     

    A.安土重遷,葉落歸根
    B.墨守成規(guī),不思進取
    C.重男輕女,傳宗接代
    D.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4)請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鄉(xiāng)土社會的特點。
    (5)請簡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脈絡。

    組卷:7引用:2難度:0.3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智慧之花
    趙麗宏
          ①十五年前,有一天晚上乘飛機飛抵墨西哥城。從機窗俯瞰大地,只見地面上一片燈海,這燈海波瀾起伏,一望無際,仿佛集中了全世界的燈光。當時,我也曾在夜晚乘飛機飛臨上海,在空中俯瞰夜上海,看到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景象,沒有輝煌的燈火,也看不到樓房的輪廓,黑蒙蒙的地面上,閃爍著稀疏暗淡的燈光。
          ②這當然已經是老話了。今日的上海,新的高樓大廈從我們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拔地而起,以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姿態(tài)占領著地面和天空,改變著上海地平線的輪廓。前幾天,我從海南島乘夜班飛機回上海,在空中俯瞰夜幕籠罩下的上海,只見燈光如海,無邊無涯,在我的視野里一直鋪展到天的盡頭。在燈海中,能清晰地看見燈火勾勒出的道路和建筑,道路大同小異,都是一條條晶瑩閃爍的直線,而建筑就不同了,它們高低不等,曲折多變,如高塔,如危巖,如艨艟,如巨獸,如精致的杯盤瓶盞,也如朦朧的叢林山巒,在天空下閃動著神奇的光芒。這是現(xiàn)代國際大都市的光芒,這光芒照亮了茫茫夜空,折射著人類的智慧和人間的繁華。所有到上海的人都驚嘆上海的巨變,驚嘆上海城市建設的飛速發(fā)展。新的樓群正以空前的速度驅趕、覆蓋、擠壓、改變著舊的建筑。這是時代前進的腳步。
          ③是的,建筑是歷史的腳印。不同時代的建筑,凝結融和著不同時代的經濟、文化、藝術和風俗,可以說,建筑,是一個時代的智慧、情趣、財富和審美品味的結晶和象征。舊上海,被人稱為“萬國建筑博覽館”,世界上所有的建筑風格,在上海灘都能找到藍本。譬如建于1923年的匯豐銀行,便是古希臘和古羅馬建筑的混合,那巨大的廊柱和巍峨的圓頂,猶如古羅馬的萬神殿。小時候,我常常到外灘去玩,站在這棟有著巨大圓頂?shù)凝嫶髽欠棵媲?,我感到張惶失措,感到神秘莫測。這樣的建筑,是巖石屈從于人類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開出的絢麗的花朵,人類的智慧和靈巧使花崗巖開出了永不凋謝的花。那時,大樓門口有兩只造型精美的銅獅子,我曾經騎在銅獅子的背上,仰望著頭頂上那通天的圓柱,陷入荒誕的幻想,我的眼前,幻化出無數(shù)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
          ④我的手邊有攝影家爾冬強贈我的一本畫冊:《A LAST LOOK(最后一瞥)》。攝影家將舊上海那些建筑精美、風格迥異的老房子一棟一棟地攝入自己的鏡頭,讀這本畫冊時,給人的感覺真正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這些老房子也是一棟一個面孔,絕無重復和雷同。面對這些建造于大半個世紀前的老房子,你不得不贊嘆我們先輩豐富的想象力和巧奪天工的手藝??催@些老房子,你得承認,擁有這些建筑的城市是一個崇尚藝術、崇尚個性的有品味的城市,是一個寬宏大量、海納百川的有博大胸襟的城市,是一個將高貴與平凡、恢宏與精微融于一體的城市。有些房子,我在這本畫冊上才第一次看到,它們默默地坐落在我們這個城市的許多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從不招搖,也從不張揚,只是以自己那份獨特的優(yōu)雅為歷史作著彩色立體的注釋。
          ⑤石庫門樓房,這是上海人的創(chuàng)造,是很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石庫門樓房的色彩、造型都各有千秋,墻面有青磚和紅磚的,也有水泥漿灰粉刷的,它們的外貌吸取了很多西式樓房的特點。然而打開前門走進去,從天井到中廳,再到兩側廂房、灶庇間,你會覺得是走進了老式的江南民居。如果在幽暗中踏著狹窄的木樓梯走上去,經過玲瓏的亭子間,走進寬敞的前樓,或者折入幽深的廂房,簡易的衛(wèi)生間里白瓷磚一亮,猶如烏云中射入一縷陽光……前幾天,我去看了一片由石庫門改造的“新天地”,在離淮海路不遠的市中心,原來是成片的居民弄堂,現(xiàn)在還保留著石庫門的外墻,里面卻富麗堂皇得像五星級賓館,石庫門里應該有的氣息蕩然無存。根據投資者的設想,這里將成為賓館、商場、飯店、酒吧,成為一個旅游景點。從那片已經虛有其表的“石庫門”里走出來時,我的心里存著幾分疑惑:這樣的地方,來尋訪舊上海腳印的旅游者會有興趣嗎?
          ⑥時代的風格,決定了建筑的風格。上海是一個新舊交替并存的城市。我們所處的時代,是氣象萬千的時代,是打碎枷鎖和桎梏的時代,在建筑上超越先人,超越歷史,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上海新建的高樓中,已經有了許多成功的杰作。都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我想,音樂也有優(yōu)美和拙劣之分,那么,和我同時代的建筑師們,請用你們的才華,多創(chuàng)造優(yōu)美的音樂吧,讓它們凝固在空中,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美好象征,成為盛開在天地之間的智慧之花。
          ⑦再過半個世紀,現(xiàn)在的這些新樓都成了老房子,成了歷史的遺跡,到那時,會不會有幾個爾冬強式的藝術家能激情洋溢地拍幾本《A LAST LOOK》一類的畫冊,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人展示二十世紀末的中國建筑風格和成就,并且讓他們?yōu)樽约旱南热蓑湴聊兀?br />(選自《趙麗宏散文》,有刪節(jié))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建筑是歷史的腳印,舊上海的建筑雖然精美絕倫,風格多樣,但在智慧、審美情趣方面早已落伍。
    B.作者站在有著巨大屋頂?shù)膮R豐銀行面前,感到驚慌失措、神秘莫測,是因為被其藝術魅力所震撼。
    C.文章將新舊上海的建筑關聯(lián)起來,說明了不同時代的建筑反映不同時代的經濟、文化藝術和風俗。
    D.作者以石庫門的改造為例,表現(xiàn)了商業(yè)化對舊建筑的沖擊,蘊含作者對老建筑盲目“轉型”的擔憂。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將十五年前上海夜晚燈光的暗淡,與當時墨西哥城的輝煌夜景進行對比,為下文展現(xiàn)當今上海的飛速發(fā)展做了鋪墊。
    B.文章運用第一人稱,以親歷者的視角敘述了新舊上海建筑的特點和發(fā)展變化,既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又給人以真實感。
    C.文章第⑥段直抒胸臆,呼吁當代建筑師應有歷史擔當,又將建筑和音樂類比,期待創(chuàng)造出更多富有時代特色的杰出建筑。
    D.本文敘議結合,既有客觀的敘述和細膩的描寫,也有精當而富有情感的議論;文章多處相互呼應,結構完整,渾然一體。
    (3)請賞析文中劃線的句子。
    (4)本文的標題具有多重意蘊,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

    組卷:2引用:2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贈太傅董公行狀
    韓愈
          公諱晉,字混成,河中虞鄉(xiāng)萬里人。少以明經上第。宣皇帝居原州,公在原州,宰相以公善為文,任翰林之選聞。召見,拜秘書省校書郎,入翰林為學士。三年出入左右,天子以為謹愿,賜緋魚袋,累升為衛(wèi)尉寺丞。出翰林,以疾辭,拜汾州司馬。崔圓為揚州,詔以公為圓節(jié)度判官,攝殿中侍御史。以軍事如京師朝,天子識之,拜殿中侍御史內供奉;由殿中為侍御史,入尚書省為主客員外郎;由主客為祠部郎中。
          今上即位,以大行皇帝山陵,出財賦,拜太府卿;由太府為左散騎常侍,兼御史中丞,知臺事。三司使選擢才俊有威風,始公為金吾,未盡一月,拜太府。九日,又為中丞,朝夕入議事。于是宰相請以公為華州刺史,拜華州刺史、潼關防御鎮(zhèn)國軍使。朱泚之亂,加御史大夫,詔至于上所,又拜國子祭酒,兼御史大夫,宣慰恒州。于是朱滔自范陽以回紇之師助亂,人大恐。公既至恒州,即日奉詔出兵,與滔戰(zhàn),大破走之,還至河中。
           明年,上復京師,拜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由大金吾為尚書左丞,又為太常卿;由太常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在宰相位凡五年,所奏于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由秦漢以降未嘗言。退歸,未嘗言所言于上者于人。子弟有私問者,公曰:“宰相所職系天下。天下安危,宰相之能與否可見。欲知宰相之能與否,如此視之其可。凡所謀議于上前者,不足道也。”故其事卒不聞。以疾病辭于上前者不記。退以表辭者八,方許之。拜禮部尚書。制曰:“事上盡大臣之節(jié)。”又曰:“一心奉公?!庇谑翘煜轮醒杂谏弦?。初,公為宰相時,五月朔會朝,天子在位公卿百執(zhí)事在廷侍中贊百僚賀中書侍郎平章事竇參攝中書令當傳詔疾作不能事。凡將大朝會,當事者既受命,皆先日習儀,于時未有詔,公卿相顧。公逡巡進,北面言曰:“攝中書令臣某,病不能事,臣請代某事?!庇谑悄厦嫘略t詞,事已復位,進退甚詳。為禮部四年,拜兵部尚書。入謝,上語問日晏。復有入謝者,上喜曰:“董某疾且損矣!”出語人曰:“董公且復相?!奔榷?,拜東都留守,判東都尚書省事,充東都畿汝州都防御使,兼御史大夫,仍為兵部尚書。由留守未盡五月,拜檢校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汴州刺史、宣武軍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管內支度營田、汴宋亳潁等州觀察處置等使。
          初,玄佐遇軍士厚,士寧懼,復加厚焉。至萬榮,如士寧志;及韓張亂,又加厚以懷之;至于惟恭,每加厚焉。故士卒驕不能御,則置腹心之士,幕于公庭廡下,挾弓執(zhí)劍以須。日出而入,前者去;日入而出,后者至。寒暑時,至則加勞賜酒肉。公至之明日,皆罷之。貞元十二年七月也。
          八月,上命汝州刺史陸長源為御史大夫、行軍司馬,楊凝自左司郎中為檢校吏部郎中、觀察判官,杜倫自前殿中侍御史為檢校工部員外郎、節(jié)度判官,孟叔度自殿中侍御史為檢校金部員外郎、支度營田判官。職事修,人俗化,嘉禾生,白鵲集,蒼烏來巢,嘉瓜同蒂聯(lián)實。四方至者,歸以告其帥,小大威懷;有所疑,輒使來問;有交惡者,公與平之。累請朝,不許。及有疾,又請之,且曰:“人心易動,軍旅多虞,及臣之生,計不先定,至于他日,事或難期?!豹q不許。十五年二月三日,于位。上三日罷朝,贈太傅,使吏部員外郎楊於陵來祭,吊其子,贈布帛米有加。公之將薨也,命其子三日斂。既斂而行,于行之四日,汴州亂。故君子以公為知人。公之薨也,汴州人歌之曰:“濁流洋洋,有辟其郛;闐道歡呼,公來之初。今公之歸,公在喪車。”又歌曰:“公既來止,東人以完;今公歿矣,人誰與安!”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天子在位/公卿百執(zhí)事在廷/侍中贊百僚/賀中書侍郎平章事竇參/攝中書令/當傳詔/疾作不能事
    B.天子在位/公卿百執(zhí)事在廷/侍中贊/百僚賀中書侍郎平章事竇參/攝中書令/當傳詔/疾作不能事
    C.天子在位/公卿百執(zhí)事在廷/侍中贊百僚/賀中書侍郎平章事竇參/攝中書令/當傳詔/疾作/不能事
    D.天子在位/公卿百執(zhí)事在廷/侍中贊/百僚賀/中書侍郎平章事竇參攝中書令/當傳詔/疾作/不能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經,唐代科舉考試科目之一,與進士科并行。主要考試經文以及詩詞歌賦等。
    B.大行,古代稱剛死而尚未定謚號的皇帝,皇后。大行言其德行大備無所不具也。
    C.二帝三王,二帝指唐堯、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王。在這里代指明君。
    D.薨,古代稱諸侯之死為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去世也稱薨;崩,則指帝王之死。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始即交代董晉名諱,科第,歷官,再敘任宰相,入汴州等,最后寫他去世前的安排,事跡雖多,卻寫得有條不紊,娓娓動人。
    B.宣皇帝十分器重董晉,早在原州時就召見他,任命他為秘書省校書郎,翰林學士,后又提拔他為太府卿、中丞等職,最后拜為宰相。
    C.五月初一朝會,典禮進行當中,竇參因病不能履職,大臣們不知所措,董晉主動承擔起宣布詔詞的任務,并且完成得十分出色。
    D.董晉在臨死之前就關照兒子,自己死后三天就入殮。在他入殮被送走的第四天,汴州就發(fā)生了動亂,人們都認為他是有智慧的人。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公既至恒州,即日奉詔出兵,與滔戰(zhàn),大破走之,還至河中。
    ②故士卒驕不能御,則置腹心之士,幕于公庭廡下,挾弓執(zhí)劍以須。
    (5)請根據原文概括董晉的性格特征。

    組卷:2引用:1難度:0.6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8.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
          近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團隊實現(xiàn)了具有顛覆性的二維半導體準非易失存儲原型器件,開創(chuàng)了第三類存儲技術,寫入速度比目前U盤快一萬倍,數(shù)據存儲時間也可自行決定。這解決了國際半導體電荷存儲技術中“寫入速度”與“非易失性”難以兼得的難題。
          據了解,目前半導體電荷存儲技術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易失性存儲,例如計算機中的內存,掉電后數(shù)據會立即消失;第二類是非易失性存儲,例如人們常用的U盤,在寫入數(shù)據后無需額外能量可保存10年。前者可在幾納秒左右寫入數(shù)據,第二類電荷存儲技術需要幾微秒到幾十微秒才能把數(shù)據保存下來。
          科研人員稱,基于二維半導體的準非易失性存儲器可在大尺度合成技術基礎上實現(xiàn)高密度集成,將在極低功耗高速存儲、數(shù)據有效期自由度利用等多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

    組卷:0引用:2難度:0.9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斜杠青年來源于英文Slash,原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yè)”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yè)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如今,斜杠青年指的不再是一個人有許多種收入方式,而是擁有很多真正熱愛的東西。并且足夠執(zhí)著,將其練就成為獨特的個人技能:TA熱愛運動、TA專研養(yǎng)花、TA,改裝稀奇古怪的小零件總有一手。TA將興趣愛好培養(yǎng)成為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因為這些熱愛與執(zhí)著,讓我們在偌大的世界中,仿佛變得無所不能。
          以上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觸動和思考?請以《時代需要斜杠青年》為題,寫一篇學生集會上的演講稿。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融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1引用:1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