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宜賓市東辰國際學校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唐詩能達到高峰,也有文人們的自覺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當代文藝工作者思考。
          唐代經歷了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在治亂兩種不同的時世中,文學都取得了極高成就。其中至關重要的原因,是文人們在不同時代條件下都能將個人和國家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具有為時代而創(chuàng)作的強烈責任感。例如初盛唐是社會走向興盛的時期,文人們能站在觀察宇宙歷史變化規(guī)律的高度,對時代和人生進行自覺的思考,將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轉化為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健康樂觀的情懷,創(chuàng)作出能充分體現(xiàn)時代風貌的優(yōu)秀作品,從而形成文學繁榮與社會繁榮相一致的盛況。
          齊梁陳隋時期詩風愈趨浮靡,唐朝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訓,從開國之初就將政治革新和文風革新聯(lián)系在一起。從初唐到盛唐,詩歌經歷過三次重要革新。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詩歌文質兼?zhèn)?,核心內涵是發(fā)揚比興寄托的風雅傳統(tǒng),肅清浮華綺麗的文風。初唐四杰針對唐高宗龍朔年間“以綺錯婉媚為本”的“上官體”詩風,明確提出要廓清詩賦的“積年綺碎”,強調剛健的氣骨和宏博的氣象。陳子昂標舉風雅興寄和建安氣骨,肯定革新詩歌的關鍵在于恢復建安文人追求人生遠大理想的慷慨意氣,批判齊梁詩的“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提倡“骨氣端翔、音情頓挫”的詩風。張說和張九齡更進一步提出作文要風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顧,鼓勵多樣化的內容和風格,并提出盛唐詩歌應當以“天然壯麗”為主的審美理想。經過這三次革新,建安氣骨在開元中為詩人們廣泛接受。政治氣象的更新又促使詩人們把共同的時代感受反映到詩里,并意識到他們渴望及時建功立業(yè)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氣骨和時代精神的契合點。
          唐代詩人善于提煉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現(xiàn)人生共同感受,使之達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猶能引起最廣泛的共鳴。人類的社會生活、階級屬性、時代環(huán)境雖然千變萬化,但是總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體驗,例如鄉(xiāng)情、親情和節(jié)物之感等。中國古詩為大眾接受度最高的多數(shù)是盛唐詩,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詩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經前人道過的感受,又能以透徹明快的語言將其概括為人類生活中普遍的體驗?!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比章錃w山、黃河入海的壯偉景象,激起詩人再上一層、放眼千里的萬丈豪情,又蘊含著登高才能望遠的人生哲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zhàn)亂之中親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貴,這個道理高度提煉了人們在同類境遇中共同的體會,因而成為后世常用的詩句。
          從學術研究角度來看,唐代文學高峰形成的原因還有很多,但以上這些至關重要。在登臨巔峰的過程中,唐代文人追求完美和高遠的精神風貌,可能在當下尤為欠缺,因而對今后的文藝建設最有啟發(fā)性。
    (摘編自葛曉音《唐代文學高峰的啟示》)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文人們的自覺努力促使唐詩達到了高峰,其他因素也值得當代文藝工作者思考。
    B.唐代文人能將個人和國家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具有為時代而創(chuàng)作的強烈責任感。
    C.唐朝吸取了前朝覆亡的教訓,認識到文風能影響世風,欲革新政治先改革文風。
    D.唐代詩歌革新的核心內容是發(fā)揚風雅傳統(tǒng)、宏博氣象,肅清浮華綺麗的文風。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一開頭就指出了寫作重點,然后在主體部分從三個角度論述文章中心論點。
    B.文章第三自然段的論述可分為三層,第二層按時間順序分別闡述了三次詩歌革新。
    C.文章引述“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意在激發(fā)當下文藝工作者創(chuàng)作的萬丈豪情。
    D.文章第五自然段總結前文,進一步指明了文藝工作者向唐代文人學習的具體內容。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人對時代和人生進行自覺的思考,對創(chuàng)作出體現(xiàn)時代風貌的優(yōu)秀作品意義重大。
    B.如果唐代沒有三次重要的詩歌革新,其詩歌創(chuàng)作可能還會沿襲齊梁陳隋時期的浮靡詩風。
    C.唐代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普遍性人情、生活哲理等,是唐詩在后代引起廣泛共鳴的重要因素。
    D.只要當下的文人能追求完美和高遠的精神風貌,就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文藝巔峰時代。

    組卷:2引用:2難度:0.7

(二)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伴隨著經典琵琶古曲《陽春白雪》的響起,中央民族樂團琵琶演奏家于源春的音樂課開始了。雖然課堂現(xiàn)場沒有學生,但在直播平臺的另一邊,卻是湖南、貴州、山西、陜西、甘肅、河北、黑龍江、廣西、云南等9個省區(qū)22所學校的孩子們。
          這堂音樂課是“給鄉(xiāng)村孩子的最美傳統(tǒng)文化課”大型扶貧公益活動中的一場。據悉,活動將邀請包括書法、民樂等各領域的專家,打造一系列以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的直播課程。讓傳統(tǒng)文化走進校園,讓鄉(xiāng)村里的孩子們也能體驗藝術之美,是當下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美育的難點所在。國務院在《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提出,要加快推進邊遠貧困地區(qū)小學教學點數(shù)字教育資源全覆蓋,支持和輔導教師用好多媒體遠程教學設備,將優(yōu)質美育資源輸送到偏遠農村學校。
          在農村邊遠地區(qū)的學校上好傳統(tǒng)文化課,最重要的還是解決師資問題。在傳統(tǒng)授課上,應繼續(xù)推進特崗教師計劃,同時鼓勵文藝工作者開展課外輔導;在網絡授課上,要調動起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開發(fā)更多優(yōu)質數(shù)字教育資源,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高質量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
    (摘編自《農村娃,上堂傳統(tǒng)文化直播課》)材料二:
    菁優(yōu)網
    (摘編自《關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的調查報告》)材料三:
          當前,外來文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形成了強烈的沖擊;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進也給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帶來了一定壓力。一直以來,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沒有明確界定范圍,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解釋不夠清晰。同時,對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實意義解讀不夠,這使得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文化出現(xiàn)割裂現(xiàn)象。并且,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中,社會參與度不高,多是由政府實施的傳統(tǒng)文化“包辦傳承”。而社會各界參與文化傳承的意愿不強,參與文化傳承的渠道不夠通暢,文化傳承成了政府的自拉自唱,沒有形成全社會的合力。同時,政府傳承方式較為單一,無法引起公眾興趣,也不能形成有效對接,使得傳播效率受到影響;或者部分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片面地將文化傳承當成一種宣傳方式,將人民群眾當成被動接受和訓導的對象,這也使得傳播受到影響。而當前的傳播手段主要是紙媒,網絡上應用較少,這也從側面抑制了傳統(tǒng)文化的生命力。
    (摘編自《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如何更好傳承》)材料四:
          怎樣才能讓文物活起來?專家坦言,要在保護好的基礎上,利用好文化遺產;要讓人民群眾零門檻、無障礙地接觸到文化遺產;要推出更多的精品展覽,滿足人民群眾的鑒賞需求。在文物之外,文化遺產還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傳承主要有賴于藝人代代傳承。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傳承,除了需要孕育和培養(yǎng)“工匠”和“土壤”,如何讓其煥發(fā)新生同樣不可忽視。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潘魯生則提議,要將傳統(tǒng)文化和鄉(xiāng)村建設結合起來,實施“手藝農村”計劃,因地制宜發(fā)展鄉(xiāng)村特色文化產業(yè)。不少專家學者也指出,傳統(tǒng)文化的復興應當有所揚棄,須承古人之創(chuàng)造,開時代之生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霞認為,不能盲目“復古”“泥古”,要不斷賦予傳統(tǒng)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xiàn)代表達形式。
    (摘編自《關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發(fā)展,兩會上這些聲音值得關注》)(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給鄉(xiāng)村孩子的最美傳統(tǒng)文化課”的活動采取了以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的直播課程形式,屬于文化公益扶貧項目。
    B.了解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有很多種,但當前人們通過電視節(jié)目、影像資料、相關書籍等進行了解的比例較高。
    C.當下,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傳承方面的壓力來自外來文化的滲透與影響,而其他方面對其影響微乎其微。
    D.保護和傳承傳統(tǒng)文化要有所選擇,有所揚棄,避免全盤接受,可采用現(xiàn)代表達形式來保護、傳承傳統(tǒng)文化。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學校上好傳統(tǒng)文化課既可以采用傳統(tǒng)方式授課,也可以利用網絡進行授課,但相對于后者,前者在鄉(xiāng)村地區(qū)的師資力量十分缺乏。
    B.從對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的建議中可知,人們很看重學校教育,認為學校要承擔傳統(tǒng)文化傳承責任的占比最高,其他的均低于此。
    C.當下,政府部門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方式較為單一,也無法很好調動民眾的積極性,在文化傳承上全社會沒有形成合力。
    D.藝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具有重大作用,只要我們注重孕育和培養(yǎng)“工匠”和“土壤”,非遺就一定能很好地傳承。
    (3)以上四則材料分別是從什么角度談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請簡要概括。

    組卷:5引用:1難度:0.2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湖底的書香
    白榮敏
           ①湖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綠瑩瑩的湖水,給粗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屏湖,讓漢子一樣的閩東山區(qū)縣古田,有了詩性的潤澤。
          ②翠屏湖是一個人工湖。我們造訪的時節(jié),它還未進入汛期,發(fā)電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低,露出了一溜兒黃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書畫院就在景區(qū)的入口處附近,看著嶄新的建筑,我體味到當?shù)卣陀凶R之士的用心,因為我知道,真正的舊溪山書院已沒在湖底的某一處。
          ③我的目光投向了煙波浩淼的湖面,那碧澄澄的深處還依稀閃現(xiàn)著朱子的身影。
          ④宋寧宗慶元二年,韓侂胄發(fā)動了反對道學的斗爭,稱道學為“偽學”,進而列“逆黨”名單五十九人,朱熹名列第五。朝廷對與“偽學”有牽連的人進行打壓。原來與朱熹交游的朋友和跟隨朱熹的門人,貶的貶,逃的逃,叛的叛。慶元三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受奸黨迫害,為避“偽學”和“黨禁”之難,應古田門人邀請,從閩北建陽來到了古田。
          ⑤貧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行走在古田的土地上,大難隨時都可能降臨。一般人到了這樣的境地,也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孤凄、絕望,還能有什么作為!但穿透幾百年的時,我們看到,當年那個年邁的身影在今日翠屏湖的湖底卻腳步從容,目光堅定。他在溪山書院講學,為書院前的欣木亭題詩:真歡水菽外,一笑和樂孺。
          ⑥這位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為學“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在古田期間,他以溪山書院和地處杉洋鎮(zhèn)的藍田書院為軸心,來往于古田境內的螺峰、談書、魁龍等多個書院,巡視教務,設帳授徒,宣講理學,培育后秀。這是一個性格倔強的老頭,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長者,心無旁騖,一心教學。他在隨時有暴風雨降臨的暗夜里,把自身當作火把,點燃同行者的希望。
          ⑦站在翠屏湖畔,望著這群山環(huán)抱中的浩瀚湖水,我似乎有所明白,朱子在困厄中堅持行走,在絕望里堅持理想,源自于他站位的高蹈、學問的高深;而像這湖水一樣柔軟的堅強,也正是支撐生命前行的力量。據說,溪山書院的前身是古田縣東北的雙溪亭。自朱熹遣高足林用中至此地講學,亭宇始得開拓。不久,朱熹為亭題匾日“溪山第一”。溪山書院于明嘉靖年間圮于水,崇禎年間按原貌重建。上世紀50年代,政府修建古田溪水庫,書院被淹沒湖底。沒于湖底的,當然還有整個古田縣城。但我知道,對于古田人民,這溢滿書香的湖底,依然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縣城的建筑可以淹沒,但是經過漫長時光培育起來的文化信仰、精神底蘊已和深深的湖水融為一體。
          ⑧古田安頓過朱熹晚年一段困厄的時光。朱熹在古田的門人,表現(xiàn)出了對理學的堅定信念和對朱熹的一片忠心,他們和朱熹患難與共,險夷不變其節(jié),給朱熹帶來了莫大的慰藉;而朱子的過化,為古田培育了濃濃書香。古田的士人學子靠著正宗師承,人才脫穎而出,單南宋時期就出了大約100名進士。
          ⑨時至今日,藍田書院得以重修,朱熹的“藍田書院”石刻被罩以玻璃進行保護,而且書院不時會舉辦各類知識講座和國學班;還有人提議從水庫中的溪山書院舊址里搶救朱熹碑刻。
          ⑩這湖底的書香,已隨著源源不斷的電流,點亮了這片土地。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①段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翠屏湖的柔媚與詩意,引出下文將要寫的朱熹以及溪山書院等內容。
    B.第⑤段引用朱熹為溪山書院前的欣木亭題詩“真歡水菽外,一笑和樂孺”,寫出了朱子在孤絕之境中陶然自樂的達觀情懷。
    C.文章寫上世紀政府因修建古田溪水庫淹沒書院,與現(xiàn)在新建溪山書院形成鮮明對比,也暗含了作者對書院被淹沒湖底的不滿。
    D.朱熹的門人及士子大都對理學有著堅定信念,他們緬懷朱子的功績,繼承朱子的事業(yè),使古田的文脈源遠流長,從未中斷。
    (2)結合全文內容,概括朱熹的形象特點。
     

    (3)文章寫湖底的書香,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
     
    。

    組卷:4引用:7難度:0.7

(二)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老家,在扎魯特草原上的阿拉坦山寺腳下。那里曾經有豐美的牧場,也有廣袤的田園。童年的時候,家徒四壁、①
     
    ,有的則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春風秋雨和五谷雜糧。故鄉(xiāng)的春夏秋冬,各有屬于自己的獨特聲音,界定分明而音律各異。
          村莊,坐落在青青群山之中。秋風總是長驅直入,一蕩千里。初秋的田野②
     
    ,秋風的色澤則介于幽藍和金黃之間。舉目,田疇連綿,風吹無盡波浪于幽幽天際。包谷黃、高粱紅、米色的谷地裝點于天地之間,蕎麥的白色小花嬌媚而散發(fā)異香,吸引無數(shù)蜜蜂,尋香亂飛。
    高粱地外邊是野性的草地,昆蟲們齊聲歌唱著,像一個龐大的交響樂隊。蟬的高音,在初秋是極純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與之見高低的音律,它好似從不遠的濕地里突然冒出來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簫。還有蟈蟈和螞蚱們唧唧喳喳地傾訴,那是背景音樂。
          聽著聽著,你覺得周遭漸入③
     
    的氛圍,有聲似無聲了。這便是美妙的天籟,它把你整個的心靈融化于空靈之中,讓你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彩色的無憂亦無慮的夢鄉(xiāng)。這時的你在大自然的溫懷里,變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文中兩處畫橫線的部分,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秋意漸濃的景致,請簡要分析。

    組卷:8引用:5難度:0.7

四、材料作文(60分)

  • 9.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關于放棄,從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德國有一句諺語:“成功最大的障礙就在于放棄?!绷蟹?托爾斯泰說:“人生并非游戲,因此,我們并沒有權利只憑自己的意愿放棄它?!毖胍暻爸浾卟耢o說:“失敗不是悲劇,放棄才是。”李斯特說:“人的最高尚行為除了傳播真理外,就是公開放棄錯誤?!卑乩瓐D說:“不要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佛經云:“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你對此怎么看?請在《不要輕言放棄》和《要敢于放棄》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書寫規(guī)范工整,不少于800字。
          要求: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組卷:6引用:10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6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