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陳時政疏
【唐】馬周 貞觀①十一年,侍御史馬周上疏陳時政曰:臣?xì)v睹前代,自夏、殷、周及漢氏之有天下,傳祚相繼,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猶四五百年,皆為積德累業(yè),恩結(jié)于人心。今陛下雖以大功定天下,而積德日淺,固當(dāng)崇禹、湯、文、武之道,廣施德化,使恩有余地,為子孫立萬代之基。豈欲但令政教無失,以持當(dāng)年而已!且自古明王圣主雖因人設(shè)教,寬猛隨時,而大要以節(jié)儉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務(wù)。故其下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此其所以卜祚遐長而禍亂不作也。
今百姓承喪亂之后,比于隋時,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繼。兄去弟還,首尾不絕。遠(yuǎn)者往來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無休時。陛下雖每有恩詔令其減省而有司作既不廢自然須人徒行文書役之如故臣每訪問四五年來百姓頗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養(yǎng)之
昔唐堯茅茨②土階,夏禹惡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復(fù)可行于今。漢文帝惜百金之費,輟露臺之役,集上書囊以為殿帷,所幸夫人衣不曳地。至景帝以錦繡纂組③妨害女工,特詔除之,所以百姓安樂。后至孝武帝,雖窮奢極侈,而承文景遺德,故人心不動。向使高祖之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此于時代差近,事跡可見。今京師及益州諸處營造供奉器物,并諸王妃主服飾,議者皆不以為儉。臣聞昧旦丕顯,后世猶怠,作法于理,其弊猶亂。陛下少處民間,知百姓辛苦,前代成敗,目所親見,尚猶如此,而皇太子生長深宮,不更外事,即萬歲之后,固圣慮所當(dāng)憂也。
臣竊尋往代以來成敗之事,但有黎庶怨叛,聚為盜賊,其國無不即滅,人主雖欲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教,當(dāng)修之于可修之時,若事變一起,而后悔之,則無益也。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蓄積多少,惟在百姓苦樂。但貯積者固是國之常事,要當(dāng)人有余力而后收之。若人勞而強斂之,竟以資寇,積之無益也。然儉以息人,貞觀之初,陛下已躬為之,故今行之不難也。為之一日,則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若人既勞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國被水旱之災(zāi),邊方有風(fēng)塵之警,狂狡因之竊發(fā),則有不可測之事,非徒圣躬旰食晏寢而已。若以陛下之圣明,誠欲勵精為政,不煩遠(yuǎn)求上古之術(shù),但及貞觀之初,則天下幸甚。
【注釋】①貞觀,唐太宗李世民統(tǒng)治時期的年號。②茨,屋頂。③纂組,讀音為zuǎn zǔ,意思為赤色綬帶,亦泛指精美的織錦。
(1)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傳祚相繼 |
祚:福分,這里指帝位 |
B.所幸夫人衣不曳地 |
幸:幸運 |
C.不更外事 |
更:經(jīng)歷 |
D.倘中國被水旱之災(zāi) |
被:遭受 |
(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且自古明王圣主雖因人設(shè)教 |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 |
B.至景帝以錦繡纂組妨害女工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 |
C.而承文景遺德 |
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
D.式歌且舞矣 |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
(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A.陛下雖每有恩/詔令其減省/而有司作既不廢/自然須人/徒行文書/役之如故/臣每訪問/四五年來/百姓頗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養(yǎng)之
B.陛下雖每有恩/詔令其減省/而有司作既不廢/自然須人徒行文書/役之如故/臣每訪問/四五年來/百姓頗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養(yǎng)之
C.陛下雖每有恩詔/令其減省/而有司作既不廢/自然須人/徒行文書/役之如故/臣每訪問/四五年來/百姓頗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養(yǎng)之
D.陛下雖每有恩詔/令其減省/而有司作既不廢/自然須人徒行文書/役之如故/臣每訪問/四五年來/百姓頗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養(yǎng)之
(4)下列六句分編四組,都屬于作者陳時政之弊的一項是
①供官徭役,道路相繼 |
②兄去弟還,首尾不絕 |
③春秋冬夏,略無休時 |
④議者皆不以為儉 |
⑤黎庶怨叛,聚為盜賊 |
式歌且舞矣 |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
(5)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作者針對當(dāng)時社會存在的問題,見微知著,引經(jīng)據(jù)典,規(guī)勸唐太宗要“節(jié)儉于身,恩加于人”。
B.作者認(rèn)為,雖然唐太宗有仁德,曾多次下令減輕徭役,但官府的文書下達后,有些地方并未落實到位,因此百姓服役的狀況并沒有改善。
C.作者認(rèn)為唐太宗了解民生疾苦和前代興衰,尚且無法制止皇室生活奢靡,如果將來太子登基,那么可能會動搖唐王朝的基業(yè)。
D.文章與魏征《諫太宗十思疏》都是寫給唐太宗的奏折,但前者語氣更加委婉,用語更為自然,幾乎不假駢儷。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昔唐堯茅茨土階,夏禹惡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復(fù)可行于今。
②若人勞而強斂之,竟以資寇,積之無益也。
(7)馬周認(rèn)為唐太宗應(yīng)該怎樣做才能使國家安定、百姓安居?請結(jié)合文章第四段簡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