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重慶八中高一(上)期末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7/12 8:0:9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木心曾經(jīng)用“文學的個體戶”來調侃自己。這個詞在當時意味著沒有單位,沒有歸屬,沒有某種身份。想必木心對自己當時的處境有著深切的認識,他不屬于國家權力的廟堂,失去了知識分子的廣場,又無法轉向真正的民間,所以他是“文學的個體戶”。于是用木心自己的話說:“禮失,求諸野;野失,求諸洋?!?br />      木心,1927年出生于江南古鎮(zhèn)烏鎮(zhèn)的一戶大戶人家。在他的童年記憶中,一面是滿屋子歐美文學經(jīng)典,一面是琳瑯滿目的中國古典文學,木心是在文學藝術的世界里成長的。初入社會的木心也曾像五四一代的知識分子一樣積極熱衷于社會政治活動,但是這種熱情很快就消退了?;蛟S是因為病,也或許是木心很快意識到了當時的政治形勢與他的世界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在這樣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當中,木心需要尋找一種新的價值取向來安頓身心,支撐自己生存于這苦難的人間。
          對于木心來說,只要有了藝術,人類可以抵擋世間的任何苦難。這樣的自我表白在木心的文中比比皆是,隨手摘錄幾句:知與愛永成正比。知得越多,愛得越多。知是哲學,愛是藝術。藝術可以拯救人類。
          少年時代“對人生的無知,形成對藝術理想的偏執(zhí)”,當時的木心大概也想不到這種偏執(zhí)最后會成為他一生的精神支撐,使他在荒蕪的歲月中得以堅持。身陷囹圄時的自得其樂,年過半百后的異鄉(xiāng)求學,背后都有著這種偏執(zhí)在支撐著。若干年后,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木心在接受采訪時,不無感慨地言道,“一切崩潰殆盡的時候,我對自己說‘在絕望中求永生’。常見人驅使自己的‘少年’‘青年’歸化于自己的‘老年’。我的‘老年’‘青年’卻聽命于我的‘少年’。”這種“求永生”的力量不是來源于治國平天下的廟堂理想,不是來源于啟蒙的崇高使命感,恰恰是來源于少年時期形成的藝術理想。即使后來經(jīng)歷坎坷,漂泊海外,木心的內心是穩(wěn)定的,從不至于如無根的浮萍般凄惶。
          木心十三四歲開始寫作,將近六十歲才看見自己的書印出來,他長期不能遭遇合適的、保留尊嚴的出版機緣,但他私下會把自己的詩和散文做成書的模樣,封面、襯里、扉頁,都弄得很精致。
          木心喜歡以回憶的方式寫小說,回憶使他得以從事件發(fā)生的時空中抽離出來,獲得一種超然的、審視的眼光。他的小說常以第一人稱敘述,事實上,小說里的那個“我”,不管是老人、青年還是小孩,不管是藝術家還是工程師,在這些小說里始終是作為一個事件旁觀者在觀察、記錄、思考,表面上身份各不同,但都是木心,一個作為現(xiàn)實生活的局外人的木心。經(jīng)由這樣一個局外人的敘述,小說中的人物脫去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粗糙但是新鮮熱辣的種種情緒,這使得木心的小說顯出一種漠然的精致??v然有些漣漪,也是淡淡的,淡淡地喜悅、淡淡地惆悵、淡淡地好奇,矜持、收斂,像一個高高在上的貴族,世俗生活的悲喜只是他思索人生的材料,而引不起任何感同身受的情緒波動。
    (摘編自甘宇慧《木心:文學的個體戶》)      材料二:
          木心對人性的深刻認識讓他能看到人性黑暗與猥瑣的一面,只是他并沒有因此而放棄人性,而是更加勇敢地借助藝術來面對人性。木心對比人的各種嘗試與選擇,得出了“藝術優(yōu)先”的結論,認為只有藝術可以拯救人性:“靠宗教,靠政治,都不能拯救人性,倒是只有文學和藝術”。
          既然人生必須要做出選擇,那就應該選擇最有價值的。木心給出的最有價值的選擇,就是對于人的生命至關重要的藝術。他認為“藝術的功能遠遠大于鏡子。藝術映見靈魂,無數(shù)的靈魂”。在木心的感知中,現(xiàn)實如同遭到詛咒,充滿血腥、暴力,缺乏理性,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藝術的缺位。離開了藝術的呵護,即使是像中國這樣一個曾經(jīng)詩的國度,自魏晉之后,藝術也退化到只有歌功頌德的簡單功能,任由各種惡果泛濫。
          人要有親近藝術的想法,而且要對藝術救贖有信心、有耐心,“文學是一字一字地救出自己,書法是一筆一筆地救出自己”。只有這樣地主動擁抱藝術,才會有“頓悟”的一天,“你愛文學,將來文學會愛你”。藝術家為讀者準備了一套仿真自然的藝術品,讓人在閱讀文學或其他藝術作品時能感受生活的喜悅與無奈,并從中得到解脫:“文學上的人真有味,生活中的人極其乏味,這樣不好,不這樣也不好。”
          藝術離不開“天賦”,這也是許多人以自己缺乏“天賦”為借口而拒絕親近藝術的原因。在木心看來,即使是具有藝術天賦之人,要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也要通過教育來“回憶”“喚醒”自己體內的這些天賦。而對于不具備“前世”天賦之人,就得后天多努力下功夫,一句話,人必須通過藝術來讓自己走向人格的成熟。
          木心將藝術創(chuàng)作看作與人日常生活相平行的生活層面,走向一種生活在俗世,卻能夠詩意地棲居于自己精神世界的理想狀態(tài)。在木心看來:“如果你把宗教當做哲學對待,就有了距離,看清宗教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哲學當做藝術對待,就有了距離,看清哲學究竟是什么;如果你把藝術當做宗教對待,就有了距離,看清藝術究竟是什么——我的意見是,將宗教作宗教來信,就迷惑了;將哲學作哲學來研究,就學究了;將藝術作藝術來玩弄,就玩世不恭了。原因就在于太直接,是人的自我強求?!?br />(摘編自鄧天中《木心的藝術美育觀與生命完成》)(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木心的身份是“文學個體戶”,所以他不被國家權利的廟堂所接納,也無法轉向真正的民間,或是在知識分子的廣場上尋找到自己的位置。
    B.初入社會的木心也曾一度熱心于參加社會活動,但是當時的社會政治形勢與他的世界之間存在的巨大的價值鴻溝,使他的熱情很快就消退了。
    C.在木心看來,自魏晉之后,中國的藝術也退化到只有歌功頌德的簡單功能,藝術的缺位,是造成現(xiàn)實社會理性缺乏的一個重要原因。
    D.木心認為人要親近藝術,并對藝術救贖有信心,有耐心,只要個人積極主動地去擁抱藝術、接受藝術的熏陶,就會有“頓悟”的一天。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木心追求的不是像左翼作家般對苦難進行吶喊,而是積極融入自然樸實的民間文學。
    B.木心的小說總體呈現(xiàn)“從現(xiàn)實世界逃開去,在審美世界中立足,然后回望”的特點。
    C.木心對藝術的救贖功能有著虔誠的信念,認為人應該能從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
    D.藝術并非是陽春白雪,只屬于天才的游戲,后天勤奮努力對于培養(yǎng)藝術感知很重要。
    (3)下列選項中不能作為論據(jù)證明材料二中的觀點的一項是
     

    A.“人生,我家破人亡,斷子絕孫。愛情上,柳暗花明,卻無一村。說來說去,全靠藝術生活”。(木心《文學回憶錄》)
    B.“藝術要從心中尋找。你找不到,對不起,你的后天得下功夫——你前世不是藝術家,回憶不起來啊?!保拘摹段膶W回憶錄》)
    C.“藝術、哲學、宗教,都是人類的自戀,都在適當保持距離時,才有美的可能、真的可能、善的可能。”(木心《文學回憶錄》)
    D.“最早的文學,即記錄人類的騷亂,不安,所有偉大的文藝,記錄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與騷亂?!保拘摹段膶W回憶錄》)
    (4)請簡要分析材料二的論證思路。
    (5)材料一中木心的哪些做法,踐行了他在材料二中的觀點?

    組卷:9引用:1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人生樹下
    王開嶺
          ①《詩》云:“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鄙?、梓樹乃父母所栽,見之必肅立,心生敬意。父母者,為何要在舍前植這兩種樹呢?答案是:“以遺子孫給蠶食、具器用者也?!薄吧h鳌北愠闪恕肮世铩钡拇Q。
          ②樹,不僅實用,還意味著福佑、恩澤和繁衍;不僅賜人花果和木質,還傳遞親情和美德,承載光陰與家世。樹非速生,非一季一歲之功,它耐受、持久、長命,春華秋實,像一位高壽的家族長者,俯瞰兒孫繞膝。所謂“蔭澤”“蔭庇”“蔭佑”之說,皆緣于樹。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樹。再窮的人家,也能給后人撐起一大片樹蔭。這是祖輩贈與子嗣最簡樸最牢固的遺產(chǎn)了。
          ③幼時,父親帶我回鄉(xiāng)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壯的棗樹,上住鵲窩,下落石幾。逢孩子哭鬧,祖母便將房梁上的吊籃鉤下,摸出紅油油的干棗來。后來,老人去世,老屋拆遷,“老家”便沒了。雖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樹乃祖輩所植,在其下納過涼、吃過棗子的,除了我,還有我的父親,還有父親的父親……
          ④這樣的樹,猶若親屬。
          ⑤老人們講,鬧饑荒時,都是樹先枯、人后亡,因為果腹的最后一樣東西,是樹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會餓死了,因為這時候,樹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錢、椿葉、楊穗,都是好食材。
          ⑥幾千年來,凡戶居,必在一棵大樹下;凡村頭,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樹。民謠中唱,“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樹,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離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鄉(xiāng)者,遠遠眺見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鎮(zhèn),聽到個說法:江南殷實人家,若生女嬰,便在庭院載一棵香樟,女兒待嫁時,樹亦長成,媒婆在墻外看到了,即登門提親。嫁女之際,家人將樹伐下,做成兩只大箱子,放入綢緞做嫁妝,取“兩廂廝守”之意。多美的習俗!女兒待字閨中時,對該樹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樹啊,盼它長大,又怕它長大。
          ⑧我若有女,必種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業(yè)里,少了樣東西:樹。沒有了庭院,沒有了戶外,沒有了供樹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
          ⑩我們解除了與草木共棲的古老契約,我們告別了在家門口折朵擷果的勞作和浪漫,我們放棄了對一棵樹一株花的親近與認領,我們失去了對四季和年輪的辨識……大自然里,不再有我們的一方蒲團、一幅涼席、一具竹榻。
    ?樹,在馬路上流浪。我們只是乘車迅速地掠過它們,透過玻璃掃視它們。它們身上,沒有我們的指紋和體溫,沒有兒童的笑聲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樹,親情已斷,形同陌路。
    ?大自然中,沒有了我們的親屬,我們成了路人。
    ?那年去貴州,走到從江縣的月亮山,遇一苗寨,叫岜沙,即苗語“草木茂盛”。據(jù)說這支部落是蚩尤的后代。它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林子可真密??!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綠里的。你才醒悟了森林的“森”字,那“木”真是密密匝匝、層層疊疊,難以落腳。
    ?恐怕再沒有比岜沙人更膜拜樹的族群了,男子蓄起直直的發(fā)髻,象征山上的樹干,而身上的粗布青衣,模仿樹皮。樹,是岜沙人的神。他們尊崇樹的能量和美德。在岜沙,凡重大活動和節(jié)慶儀式皆在林中進行,祈愿、盟誓、婚約的“證人”是大樹,大伙有了心事,也去向大樹傾訴。按俗約,盜木者除了退贓,還要罰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求族人諒恕。
    ?最觸動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禮。一個嬰兒降生時,村民會替他裁一棵樹苗,祈祝他像它一樣茁壯、正直、堅韌;待他年邁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樹,鑿空做棺,去密林深處下葬,不設墳頭、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樹苗,預示生命再次啟程,也象征靈魂的回家之橋。
    ?他們是大森林的孩子。森林里誕生,森林里消失。
    ?“我們都認得哪棵樹是自己的祖先?!贬鄙橙苏f。
    ?有一棵樹,將陪伴一個人出生、長大,直至死去。除了蔥蘢,生命在世間不落任何痕跡。這是我聽過的關于人和樹最好的故事。
    ?那天,夕陽西下,聽著山風和鳥鳴,我坐在岜沙的石頭上,心想——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應有一棵關系親密的樹,至少一棵。
    (選自《古典之殤》有刪改)(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引用《詩經(jīng)》,表明人與樹的不解之緣歷史悠久,舍前栽種桑、梓承載著父輩美好的期盼,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對樹的崇敬。
    B.回憶祖宅的棗樹,棗樹見證了一輩又一輩人的成長,默默蔭澤家族的生息繁衍。樹根植的不僅是童年記憶,更是終身無解的淡淡鄉(xiāng)愁。
    C.引入江南關于香樟樹的傳說:在南方香樟樹伴隨著女子從出生到出嫁,最后作為妝奩終身相伴,寄寓著父輩對女兒美好人生的祝福。
    D.文中表達了對當今人與樹、人與自然失去了傳統(tǒng)的親密關系的憂思,他認為要把個人的成長、命運和樹、和大自然如過去般聯(lián)系起來。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引用傳說,引用民謠,引用民俗,既闡明了樹與人之間的密切關系,又使得文章內容生動有趣,富有文化內涵。
    B.女兒待字閨中對香樟樹的感情使用疊音詞“窸窸窣窣”來表現(xiàn),生動、形象、細膩地表現(xiàn)了女兒甜蜜而矛盾的心情。
    C.“樹,在馬路上流浪”,運用擬人,寫出了樹的居無定所,表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中人與樹的隔閡疏離,表達了無言的哀痛。
    D.對樹與人的關系今昔對比,使文章的主旨從對樹人關系的贊美,深入到對現(xiàn)代生活方式尤其是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
    (3)請結合文章分析劃線句“大自然中,沒有了我們的親屬,我們成了路人”這句話的含義。
    (4)作者寫貴州岜沙苗寨的經(jīng)歷富有深意,結合全文分析作者這樣構思的匠心。

    組卷:11引用:1難度:0.5

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共22分)

  • 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王遂胡服
          趙文曰:“當世輔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禮之制也;修法不愆,民之職也。三者,先圣之所以教。今君釋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愿王之圖之?!?br />      王曰:“子言世俗之聞。常民溺于習俗,學者沉于所聞。此兩者,所以成官而順政也,非所以觀遠而論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同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賢者議俗,不肖者拘焉。夫制于服之民,不足與論心;拘于俗之眾,不足與致意。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圣人之道也。承教而動,循法無私,民之職也。知學之人,能與遷,達于禮之變,能與時化。故為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釋之。”
          趙造曰:“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據(jù)俗而動者,慮徑而易見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顧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禮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亂民。是以蒞國者不襲奇辟之服,中國不近蠻夷之行,所以教民而成禮者也。臣愿王之圖之。”
          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伏羲、神農(nóng)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 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國不必法古圣人之興也,不相襲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滅。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鄒、魯無奇行也;俗辟而民易,是吳、越無俊民也。是以圣人利身之謂服,便事之謂教。進退之節(jié),衣服之制,所以齊常民,非所以論賢者也。故圣與俗流,賢與變俱。諺曰:‘以書為者,不盡于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于事之變?!恃ㄖΣ蛔阋愿呤溃环ü胖畬W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br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趙策二》)(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B.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C.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D.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道/便國不必法古/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服,是指類似于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同中原華夏族人的寬衣博帶長袖大不同,利于騎射作戰(zhàn)。
    B.“能與聞遷”中的“聞”指“聽到的消息”是名詞,與《師說》中“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中的“聞”用法不同。
    C.中國,文中指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的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
    D.“以書為御者”中的“御”意為駕車,儒家六藝之一,與《詩經(jīng)》“以御于家邦”中的“御”含義不相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趙文從三個方面闡述古代圣賢的教導,希望趙武靈王能穿上胡服,改變古人的教化,更改古人的行動準則。
    B.趙武靈王認為:一般的人拘泥于舊習俗,讀書人拘泥于書本,都不能用來謀劃長遠事業(yè)、建立開創(chuàng)之功。
    C.趙武靈王認為:受服裝制約的民眾,不能和他們討論想法;拘泥于舊風陋俗的民眾,不能和他們溝通思想。
    D.趙造勸說趙武靈王,希望他不穿胡服。因為穿著奇裝異服會使人心思不正,習俗怪僻往往會使民心擾亂。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衣服有常,禮之制也;修法不愆,民之職也。
    ②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賢者議俗,不肖者拘焉。
    (5)針對趙造的言論,趙武靈王從哪些方面進行了反駁?

    組卷:7引用:1難度:0.6

四、語言文字運用

  • 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經(jīng)過二十年的發(fā)展,漢服早已_____,登上了官方主流媒體的“大雅之堂”,在身邊隨處可見漢服出行的小哥哥小姐姐和小朋友。但如此“花團錦簇”的盛景并沒有 _____年輕人守護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焦慮,而這一次的困境涉及一個高頻詞匯——文化挪用。
          所謂“文化挪用”就是把他國的文化元素拿來,經(jīng)過改造、包裝、整合,再利用自己的渠道打上自己的標簽對外推銷出去。不可否認,中國在國際上的文化傳播力實在是太弱了,弱到不僅和本民族燦爛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不相稱,也和我們 _____、充滿生機的流行文化的生命力不相稱,這種全方位的不相稱才是我們焦慮的根源。
          其實,這兩年不少古裝影視劇開始端正態(tài)度,_____地請來服飾史顧問打造符合歷史真實風貌的美術。觀眾驚訝地發(fā)現(xiàn),無需盲目“改良”,盲目追求“時尚感”,只要還歷史真實的服飾、配色和美術風格,才能做到無與倫比的“高級感”,才能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蘊藏在中國歷史中的這些真實的文化遺產(chǎn),就是我們在“時代浪潮”中對外進行文化傳播,對內樹立文化自信的底氣所在。
    (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
     

    A.時過境遷 消融 方興未艾 一本正經(jīng)
    B.今非昔比 消解 如日中天 一本正經(jīng)
    C.時過境遷 消融 如日中天 正兒八經(jīng)
    D.今非昔比 消解 方興未艾 正兒八經(jīng)
    (2)結合上下文,修改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下列最恰當?shù)囊豁検?
     

    A.只有還歷史真實的服飾、配色和美術風格,才能做到無與倫比的“高級感”,觀眾就能感受到中國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B.只要是還歷史真實的服飾、配色和美術風格,就能做到無與倫比的“高級感”,就能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C.只有還歷史真實的服飾、配色和美術風格,才能做到無與倫比的“高級感”,就能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D.只要是還歷史真實的服飾、配色和美術風格,就能做到無與倫比的“高級感”,觀眾就能感受到中國古文明令人震撼的魅力。
    (3)下列關于《鄉(xiāng)土中國》中鄉(xiāng)土社會里的“家庭”和“家族”觀念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費孝通認為,和西洋社會中的“家庭”這一概念相比較,稱中國鄉(xiāng)土社會基本社群為“小家族”更為妥當。
    B.費孝通認為,所謂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區(qū)別絕不是在大小上或者所包括的人數(shù)上,而是在結構上。
    C.家庭是鄉(xiāng)土社會中的基本社群,這是個親子所構成的生育社群。在鄉(xiāng)土社會中,家庭沒有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
    D.家族在結構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族也可以等于家庭。因為親屬的結構基礎是親子關系,父母子的三角。
    (4)下列選項中關于《鄉(xiāng)土中國》的核心概念,與所給語段最契合的一項是
     

          歸有光在《項脊軒志》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閉窗)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r />A.禮治秩序
    B.熟人社會
    C.差序格局
    D.信用契約
    (5)中國古代常用“相敬如賓”來形容夫妻關系好,請用《鄉(xiāng)土中國》的相關知識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闡釋。

    組卷:5引用:1難度:0.5

五、寫作(60分)

  • 11.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在我國召開,大會的主題為“學以成人”,它啟發(fā)我們思考:通過學習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人。
          請以“學以成人”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