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二中、溫州中學、金華一中高考歷史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
1.研究表明,周代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神的權力,像金字塔式按不同的等級階層,分配到上至王公下至士手中,“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一,士一。”這反映了( ?。?/h2>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2.曾有評論謂:“繼承和創(chuàng)新這二者之間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關系,是承繼關系,而不是矛盾關系。人文藝術領域的創(chuàng)新并不是簡單的推倒重建,而是在繼承基礎上的出新?!毕铝许椫校瑢儆凇霸诶^承基礎上的出新”的是( ?。?/h2>
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3.論及古代某一科技成就,有學者稱:“夫其何物,厥關可珍。廉方有則,體潔性貞。含章蘊藻,實好斯文。取彼之弊,以為此新。”下列關于這一科技成就的表述,正確的是( )
組卷:12引用:1難度:0.8 -
4.杜甫有詩云:“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箱雪,急送茅齋也可憐?!贝笠馗G位于下圖中的哪一區(qū)域( ?。?/h2>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5.有學者記述:“東京相國寺乃瓦市也,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售他物者,必由于此。”這一記敘反映了當時東京( ?。?br />①服務設施完善
②商業(yè)繁榮興盛
③坊市界限分明
④商業(yè)運輸發(fā)達組卷:7引用:2難度:0.8 -
6.有學者在研究中注意到,從永樂開始,歷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于內(nèi)閣,皇帝“其不接見臣下而能統(tǒng)治天下者,以有閣臣票擬故耳。但是,他們誰也不敢擔當違反祖制的罪名,誰也不愿從已經(jīng)取得徹底勝利的皇權中,又拿出一部分給閣臣分享?!边@表明明代內(nèi)閣( )
①躋身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
②成為加強皇權的工具
③有效彌補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④擁有一定的議政權力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7.談及明清時期的經(jīng)濟政策,有學者認為,“海禁一直是明清海洋政策的主要基調,但官方在經(jīng)略海疆時也出現(xiàn)過退卻”。下列各項屬于清代官方“退卻”表現(xiàn)的是( ?。?/h2>
組卷:9引用:1難度:0.6 -
8.觀察如圖,結合所學,下列對1893-1920年間中國近代工業(yè)發(fā)展的解讀,正確的是( ?。?br />
①中國更深地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②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獲得較快發(fā)展
③西方國家對華進口總體呈下降趨勢
④歐美列強對華經(jīng)濟侵略持續(xù)增強組卷:3引用:1難度:0.6 -
9.1903年,章太炎致信康有為:“至于近世,戊戌之變,長素(康有為)所身受……且所謂立憲者,今上院之法定議員,誰為之耶?其曰皇族,則親王、貝子是已;其曰貴族,則八家與內(nèi)外蒙古是已”“而可以不革者哉?”章太炎意在強調( )
組卷:22引用:1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0分)
-
28.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官員選拔與管理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階段,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為人類政治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建元元年冬十月,詔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諸侯相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五月,詔賢良曰:“朕之不敏,不能遠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賢良明于古今王事之體,受策察問,咸以書對,著之于篇,朕親覽焉?!庇谑嵌偈妗⒐珜O弘等出焉。元朔元年冬十一月,有司奏議曰:“今詔書昭先帝圣緒,令二千石舉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風易俗也。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奏可。
——摘自班固《漢書》卷六《武帝紀》材料二 隋唐五代是中央監(jiān)察制度的長足發(fā)展階段。御史在秦漢隸屬于少府,魏晉南朝隸屬于內(nèi)省。隋初,御史“依舊入直禁中”,煬帝大業(yè)年間“始罷御史直宿”禁中之制。自此,御史完全脫離了宮禁,成為相對獨立的中央專職監(jiān)察官。隋煬帝還精簡門下省機構,把城門、殿內(nèi)、尚食、尚藥、御府等五局從門下省中分離出來,使門下省逐漸成了掌“省讀奏案”的封駁機構。隋朝除御史臺之外,增設司隸臺和謁者臺,與御史臺合稱三臺。御史臺負責監(jiān)察中央官吏,司隸臺和謁者臺監(jiān)察地方。
——摘自賈玉英等《監(jiān)察制度發(fā)展史》材料三 所謂“科舉”名稱,就是由“開科取士”或“分科舉人”而來。由封建國家設立各科,定期進行統(tǒng)一招考,成績優(yōu)秀者授予官職……隋煬帝大業(yè)年間(605-616年)開始設置“進士科”。隋朝的科舉,初設明經(jīng)、進士、秀才三科。其中秀才科最難。……所以“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下十人”?!瞥M一步充實和發(fā)展了科舉制度。
科舉的創(chuàng)新之處就在不僅為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提供了持續(xù)流動的可能,而且將其制度化。……科舉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的機制,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是一種塑造,客觀上激勵了個人的奮斗精神。
——據(jù)鄭海峰《中國古代官制研究》、薛明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整理(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選官制度,結合所學指出這一選官制度的選拔標準和基本流程。
(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隋朝監(jiān)察制度的發(fā)展表現(xiàn)。結合所學,概述唐代御史臺的主要職責。
(3)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有兩點認識可供選擇討論:①科舉制度既為知識分子提供機會也改造了知識分子。闡述科舉制度對于古代知識分子人生觀的影響。試以故宮的某處重要建筑為例,加以說明。②作為一種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舉顯然有其客觀的歷史合理性。試從人才選拔的角度,概括科舉制對現(xiàn)代社會的借鑒價值,并分析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的意義。組卷:11引用:1難度:0.5 -
29.戰(zhàn)爭與科技是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01年萊茵河西岸被并入法國后,由于實行了拿破侖法典,貴族的封建特權被取消了,行會制度被廢除了。對德國的最大影響表現(xiàn)為普魯士的兩次改革,這是因為1806年普魯士在對法戰(zhàn)爭中失敗,喪失了1/3的領土,德國人從對這次失敗的反思中認識到,拿破侖的勝利基于法國革命,基于這個革命引發(fā)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及由這一改革煥發(fā)出來的民族精神,德國人要洗刷掉這次失敗帶來的恥辱,就必須自下而上的改革做起,這就導致了斯太因和哈登堡的改革,這些自由化的改革成為德國現(xiàn)代化的開端。
——摘自何順果《世界史:以文明演進為線索》材料二 隨著19世紀下半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進,世界歷史進程開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質變,孕育了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的結構性矛盾。整體性世界的形成從理念上要求各國超越民族、國家利益的局限,從全球利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事實上20世紀初的世界發(fā)展與之背道而馳。一大批國家迅速趕上和超過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使得對商品市場、原材料產(chǎn)地和投資場所的爭奪更趨白熱化。此時的國際社會尚缺乏處理世界整體發(fā)展背景下各種錯綜復雜關系的調控機制,矛盾沖突無法及時得到緩解與調控,進而形成一種國際無政府體系。
——整理自徐友珍《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的歷史反思》材料三 當今世界正經(jīng)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樣的大變局不是一時一事、一域一國之變,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能否應對好這一大變局,關鍵要看我們是否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回答》(1)舉出拿破侖與第六次反法同盟在德國進行的一次重大戰(zhàn)役。根據(jù)材料一,概述拿破侖戰(zhàn)爭對德國的影響。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結構性矛盾”的內(nèi)涵。以美國和德國為例,從科技進步角度概括“一大批國家迅速趕上和超過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的共同原因。
(3)閱讀材料三并結合所學,概括“大變局”在目前國際政治領域的主要表現(xiàn),指出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推動建立的新型國際關系的核心,以及中國為世界和平與發(fā)展貢獻的“中國方案”。組卷:1引用:1難度:0.6